资讯中心

“以工代赈”添动力,绘就富民兴村新画卷!今年中央专项投资73亿元已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2023/6/13 15:22:55
44888
导读: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快下达2023年度剩余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同时,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方式在有关建设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赈”的实效。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联合财政部分批下达2023年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73亿元,支持中西部20余个省份实施2000余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全面提高至30%以上。项目实施后,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0余亿元,吸纳带动20多万困难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区域发展推进处处长徐欣表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尽快下达2023年度剩余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另一方面,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方式在有关建设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赈”的实效。
 
  那么,你知道何为“以工代赈”吗?
 
  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形势下以工代赈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对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版《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3月1日正式施行。
 
  以工代赈,在国际上被称为公共工程,其主要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换句话说,以工代赈就是政府不是直接发钱给需要赈济的人,而是借助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让受赈济者通过参加建设进而获得劳务报酬。
 
  根据新版管理办法,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包括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工代赈任务方向(简称“中央财政以工代赈任务资金”)。
 
  其中,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实施一批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广“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管护岗位开发”和“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等综合赈济模式,进一步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而中央财政以工代赈任务资金主要用于统筹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一批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发放劳务报酬,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其他任务形成合力。
 
  南充市近年来大力拓展以工代赈功能作用,推动实现由“赈济”到“振兴”转变,绘就了一幅以工代赈富民兴村新画卷。6月12日,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在南充市、广元市拉开帷幕。阆中市沙溪街道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即通过修建产业路、山坪塘、整治土地提升了村上油葵、柑桔发展环境质量,村上很多留守人员、返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南充市营山县东升镇朝阳村地势平坦,群众收入以粮油种植为主,但是因为相关粮食机械等基础设施滞后,经济效益不明显。该镇争取以工代赈中央预算资金500万元,整合其它涉农资金2100万元,不仅在朝阳村建成了省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还吸引了中化农业、川酒集团等涉农企业落户,最大程度发挥出了以工代赈资金、项目“四两拨千斤”作用。
 
  “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赈,莫便於斯”。中国自古就有着“以工代赈”经济思想。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将公路、电力、能源、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建设以及水利、文化旅游和林业草原等一些乡村建设项目列为以工代赈项目,在项目建设中把“工”用起来,让“振”的功能发挥出来,建一个项目补一块短板,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动力”,为群众铺就了“幸福路”,有效助力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热门评论

上一篇:国内硫化氢含量最高整装气田达产!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2023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73亿元 将吸纳20余万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