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机器人融入煤矿业“大家庭”,未来能“办公室采煤”!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2023/3/27 15:39:45
45047
导读:机器人在助力矿山智能化、无人化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煤矿领域实现从“坐在地面采煤”到“坐在办公室采煤”的关键性技术突破。
  近日,为加快推动机器人在采矿业领域的应用拓展,由国内矿山机器人相关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典型用户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机器人+矿山”产业协同推进方阵正式成立并揭牌。据了解,该方阵接下来将按照2023年年度工作计划,稳步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地和执行,共同推动矿山智能化和矿山机器人应用的蓬勃发展。
 
  机器人在助力矿山智能化、无人化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煤矿领域实现从“坐在地面采煤”到“坐在办公室采煤”的关键性技术突破。
 
  目前,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在于,如何实现煤矿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2020年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应急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进大型煤机装备、煤矿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提高智能装备的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加快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提升新建煤矿智能化水平,推进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作业,实现传统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等。
 
  在政策的加持下,近年来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不断增加,矿产智能化建设迎来快速发展期。据我国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孙庆国司长介绍,2022年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面已增加到1019个,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矿业推行智能化建设的最大意义在于,如何有效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如何减少井下用工数量、如何提高矿工生命安全指数。
 
  目前,煤矿领域相关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矿山作业机器人及系统,矿山安控机器人及系统,矿山与运输、分拣、清理机器人及系统,矿山应急救援机器人及系统以及其他机器人及系统。
 
  根据Research&Markets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煤矿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3.63亿美元,全球煤矿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较快,由此可见,机器人已逐渐代替矿工劳动,融入到煤矿业“大家庭”。
 
  相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煤矿业将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和生产现场无人化。同时,机器人也将赋能更多煤矿业应用场景。“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到,将开发机器人对极寒、明火、高温高压、易燃易爆、高海拔低气压、有毒、高湿、积水、高粉尘、辐射、人流多、变化大等复杂非结构化作业环境的适应性技术;推进智能采掘、灾害防治、巡检值守、井下救援、智能清理、无人化运输、地质探测、危险作业等矿山场景应用等。
 
  但对于煤矿领域而言,要真正实现智能化、无人化建设,实现从“无人驾驶”到“无人矿山”,这其中还有重重关卡等着技术去突破。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十四五末期,至少要完成将近2000座矿井的智能化建设,进而再实现全部矿井的智能化。可见,矿山机器人整体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热门评论

上一篇:电动车价格还得降 宁德钠离子电池今年量产:高寒地区突出优势

下一篇:3月半导体投融资,看到联想创投、海康威视的“身影”!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