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惊讶!10家机器人企业走在IPO路上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2023/3/25 9:36:41
24446
导读:在最近的调研中发现,至少有十家机器人企业正走在IPO之路上
  2023年似乎是上市的好时候,在疫情全面放开后,各行各业的主题都是复苏回暖,机器人也不例外,发展势头变得更为强劲了,行业利好趋势下,一些机器企业就将目光转向了IPO上。
 
  再加上最新政策的专项支持,以及港交所上市新规、A股全面注册制的出台,都是对机器人为代表的创新科技行业的利好因素,让上市也变得更加容易。
 
  维科网机器人在最近的调研中发现,至少有十家机器人企业正走在IPO之路上,包括节卡、越疆、遨博、巨能机器人、精锋医疗、术锐、键嘉机器人、优必选、海康机器人、达闼等,涵盖了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细分品类。
 
  节卡机器人
 
  2022年12月19日,节卡机器人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启动IPO进程。
 
  资料显示,节卡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革新人与机器人的交互方式。一直以来,节卡机器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向多维升级的智能化发展,即从单一感知向全域感知提升,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从单机智能向集群智能演进,推动协作机器人向更柔性智能时代迈进。
 
  节卡机器人已实现九大核心技术、六大核心算法、六大系列协作机器人产品矩阵,目前,已在全球部署机器人超过万台,产品灵活高效地服务于汽车、电子、半导体等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线,同时也在众多商业新消费领域从事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服务工作。
 
  去年7月,节卡机器人宣布完成高达约10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由淡马锡、软银愿景基金二期等机构联合领投,由此节卡机器人已完成六轮融资,总计超过14亿元,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融资轮次最多且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
 
  越疆科技
 
  2023年1月19日,越疆上市辅导备案获证监局登记受理,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预计4至5月结束上市辅导工作流程。
 
  越疆科技成立于2015年,越疆科技是全球技术领先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上海、苏州、杭州、成都、青岛、日照、美国达拉斯、德国法兰克福以及日本东京等城市设立分子公司,拥有国内工业和国内教育以及海外三大事业群,深入布局全球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越疆科技已有7个系列十余款产品,成为业内首家拥有0.5-16kg全产品矩阵的协作机器人公司,应用领域覆盖汽车、3C、半导体等15大行业,产品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22年累计销量达到68000台,连续蝉联国产工业机器人出口量NO.1。
 
  目前,越疆科技已完成5轮融资,先后获得道生资本、娱乐工场、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金资本、中车资本、温氏资本、招商局资本、云晖资本、势能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2022年11月,越疆科技完成D轮融资后,于12月23日再次完成战略融资。
 
  遨博智能
 
  据了解,遨博智能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在科创板上市,上市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遨博智能创立于2015年,其长期深耕协作机器人领域,突破了协作机器人多项软、硬件关键技术,攻克机器人操作系统、一体化关节、伺服控制、关节力矩传感器、应用软件开发环境等机器人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于2022年成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协作机器人企业。
 
  针对各行业差异性应用,遨博智能先后开发了多系列产品,比如应用工业领域的i系列协作机器人、应用于商业服务领域的C系列协作机器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E系列协作机器人,以及移动式协作机器人。
 
  目前遨博智能产品已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配件、教育、新零售、医药医疗等众多领域,并逐步由工业领域向多样化的非工业领域渗透,是首家将协作机器人导入大健康领域的企业、首家推出石油化工防爆协作机器人的企业,近年来非工业领域销售份额已达总销售额四层以上。
 
  巨能机器人
 
  最近巨能机器人于北交所上市的申请已提交注册,并已回复上市委会议提出的意见。
 
  公开资料显示,巨能股份是一家以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电梯及其他通用机械等装备制造领域。
 
  本次巨能机器人拟募资2.11亿元,其中1.28亿元用于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0.34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0.50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2019-2021年,巨能机器人实现营收分别为1.38亿元、1.52亿元、2.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4.67%、10.50%和37.42%;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2.87万元、3015.70万元和3015.71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0.42%、203.73%和0%。
 
  2022年度,巨能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31.14%;归母净利润3659.99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1.3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91.5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50.74%,主要是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客户回款时间有所延迟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巨能股份似乎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巨能机器人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9.45%、76.40%、71.56%和61.34%。
 
  巨能股份表示,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公司所处行业对流动资金需求较大。若未来公司经营业绩未达预期甚至下滑,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入减少,或者难以通过外部融资等方式筹措偿债资金,将对公司资金链产生一定压力,从而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精锋医疗
 
  今年初,精锋医疗二次递表港交所主板拟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花旗为联席保荐人。此前曾于2022年4月19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前资料已失效。
 
  资料显示,精锋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医疗器械行业的先进手术机器人公司,拥有以机器人技术为中心的四大产品管线:分别为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传统微创手术器械。
 
  2022年12月,精锋医疗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在泌尿外科领域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适用于妇科、普通外科等领域,相关临床试验正在推进。
 
  财务数据上,精锋医疗2021年、2022年前三季收益均为零,期内亏损3.49亿元、1.47亿元,主要是研发支出,公司表示,公司的业务及财务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在研产品的成功,如果公司无法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无法获得监管批准及无法将公司的在研产品商业化,或在该等过程中经历重大延误,公司的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据企查查,2018年以来,精锋医疗融资已至C轮,进驻投资机构包括博裕资本、淡马锡、红杉中国等。截至去年递交聆讯材料,融资金额近20亿元人民币,估值亦水涨船高,从创立之初的数千万元暴涨至上市前的15亿美元。
 
  术锐机器人
 
  近日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术锐”)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
 
  资料显示,术锐是一家致力于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单多孔通用型微创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对偶连续体机构”这一革新性设计,产品所搭载的高性能可形变手术臂动作灵动精准,综合性能比肩国际顶尖的单孔手术机器人水平,并一举打破国外多年技术垄断。
 
  2020年,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审评中心批准,成为中国首台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单孔手术机器人,已在泌尿外科、妇外科、普外科、胸外科等诸多科室开展临床应用。
 
  去年6月,术锐完成数亿元人民币 C1 轮融资,成立至今,术锐已获得天峰资本、顺为资本、汇鼎投资、国投招商、辰德资本、美敦力、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源星资本等机构的支持,IPO前,顺为资本为术锐最大机构投资方。
 
图片
键嘉机器人
 
  杭州键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目前浙江证监局已受理了键嘉机器人的辅导备案。
 
  资料显示,键嘉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硬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公司致力于研发技术领先的硬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自主研发的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ARTHROBOT是国内首款可同时覆盖髋关节与膝关节的手术机器人平台,打破了进口手术机器人在该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
 
  键嘉机器人进展最快的产品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已于2022年4月取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开始上市销售;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已完成临床试验,预计于2022年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另外种植牙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已取得检测报告,预计于2023年初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
 
  据悉,键嘉机器人2021年5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领投,软银中国资本跟投,老股东高瓴创投、复星医药持续加注,一年内完成融资金额近4亿元。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试验及其他手术机器人等新产品研发、临床注册。
 
  优必选
 
  今年1月31日,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资料显示,优必选科技成立于2012年,为中国人工智能(AI)赋能机器人的引航企业及领先企业,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究及开发(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商业化、销售及营销。
 
  为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多功能应用,优必选布局了包括高性能伺服驱动器、机械传动、运动规划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感知、智能语音交互、SLAM与导航、人机交互和手眼协调等核心技术,同时推出了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ROSA。
 
  在此基础上,优必选推出了商用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同时提供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智慧防疫、商用服务、智慧巡检等行业解决方案,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打造“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的智能服务生态圈。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目前优必选尚未实现盈利,且亏损有扩大的趋势。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优必选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4亿元、8.17亿元、5.29亿元,净利分别约为-7.07亿元、-9.18亿元、-7.78亿元。
 
  海康机器人
 
  近期中信证券披露了关于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情况报告,深交所认为申请文件齐备,决定予以受理。
 
  据了解,海康机器人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4亿股且不低于8000万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5%且不低于10%,公司预计募资6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桐庐)基地项目、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一代移动机器人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软件平台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资料显示,海康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为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增值服务,主要聚焦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海康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两个板块处于市场头部地位,移动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锂电、光伏、3C、医药、消费零售等领域,交付机器人逾30000台;机器视觉主要面向工业与物流场景,服务全球客户逾7000家。
 
  财务数据方面,2019-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15.25亿元、27.68亿元及28.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547.86万元、6509.64万元、4.82亿元及4.28亿元,公司的业绩及利润从2021年开始大幅增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康机器人业绩快速增长,但经营现金流却并不匹配,2021年,海康机器人的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从2020年的1.03亿元降至-3.25亿元;2022上半年,该项数据依旧为负值,为-3.98 亿元。
 
  对此,海康机器人表示,2019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系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原材料采购与产品备货相应增加,应收账款也有所增加,上下游的付款及收款结算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致。
 
  达闼科技
 
  近期有消息指出,AI机器人开发商达闼科技正准备赴港上市,最多融资5亿美元,最快今年上市。
 
  达闼成立于2015年,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头部企业,全球领先的云端机器人创造者、制造商和运营商,具有行业领先的云端机器人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创新性地提出 云端机器人(云脑+安全网+机器人)架构并成功实现云端机器人的商业化。
 
  云端大脑通过人工增强、多模态融合AI和数字孪生(即 机器人元宇宙——海元世界)等先进技术,实现机器人智能的自我学习、不断进化与成长。各种类型的服务机器人通过移动内联网(MCS)和标准化机器人控制器(RCU)安全连接到云端大脑,并被其赋能,获得智能语音,智能图像,智能行动等能力。
 
  此外,达闼开创性的研发了集通信、计算、传感于一体的机器人智能柔性关节SCA,解决了机器人硬件在标准化、集成化及产业化方面的局限,降低了机器人准入门槛、加速产业生态形成。截至2022年12月,达闼已经拥有超1600+项专利申请,在云端机器人领域专利数全球第一。
 
  目前达闼云端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智慧农业、智慧医养、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商业零售等领域。推出海睿开放平台——HARIX RDK,为AI算法开发者、机器人应用开发者等提供开发平台,共同提升机器人AI能力、技能和应用、扩展服务场景,改善人机交互。
 
  达闼科技此前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达闼科技营收虽在增加,但亏损也在扩大,2019年上半年,达闼科技营收为1.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5.67%,而亏损将近1亿美元。
 
  公司业绩持续亏损与公司居高不下的营业成本和研发费用难脱干系。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达闼科技营业成本分别为1.24亿元、7.86亿元、9.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05%、94.72%和97.71%。
 
  2021年,达闼科技宣布获得融资超10亿元,由上海城投、上海国盛联合领投。此前,达闼科技已完成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中国资本、启明星辰、中关村发展集团、金地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等。

热门评论

上一篇:华为:北斗卫星通信价格自己说了不算 老机型暂不支持升级双向北斗

下一篇:竞赛“白热化” GPT-4再掀人工智能热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