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埃斯顿激励1000万股权,要改变“利润绝缘体”形象

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2023/3/21 10:08:05
21451
导读: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都将持续保持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需求市场,当下对中国机器人产业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
  前几天,埃斯顿连续发布了16个公告,其中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拟向286位股权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1000万份,行权价格为每份21.48 元,行权条件为23/24/25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 亿、5 亿、8 亿。
 
  埃斯顿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是为数不多跻身“国际准一线水平”的企业,过去几年实现了机器人销量的快速增长,17年公司机器人销量不到2千台,21年就达到了1万台,2022年实现出货量1.7万台的目标,位居国产品牌首位,市占率约6%,2023年将向2.5 万台的销量目标冲刺。
 
  战略变革转向追求利润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虽然很大,但一直给人的感觉就是没什么利润,不说与四大家族比,就是和国内如汇川技术等企业比,埃斯顿的利润率也很低,过去三年间,扣非后净利润率仅在2%-3%的水平。
 
  之前在财报中埃斯顿也特意解释过,公司当前仍以快速扩张规模、增加出货量为主要目标,努力抓住下游新兴行业和重点应用领域的发展机遇,提高市占率,当出货量达到一定规模,在通过规模获取更多利润空间的同时,快速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此次股权激励以净利润为目标,似乎意味着埃斯顿的发展战略有所改变,未来将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净利润上,事实上这已经是埃斯顿的第五次股权激励,前面几次主要是将营业收入作为业绩条件,这次突然以净利润为标准,表明了公司在改善利润方面的决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埃斯顿会放缓扩张规模、提高市占率的脚步,在2022年,埃斯顿实施了第四次股权激励,2022年营收不少于38亿,2023年营收不少于52亿,2025年营收则以100亿为指引,这个增长幅度无疑是很大的,体现了埃斯顿对于业绩增长的自信。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三年埃斯顿的净利润标准并不算高,大概率是可以实现的,一方面是机器人销量已登上新台阶,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是过去埃斯顿通过频繁收购来提高自主化率,这些年一直在推进融合和内化,已经有所成效,未来或可优化管理流程,减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方面的支出,达到提高净利润的目的。
 
  2025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超60万台
 
  毫无疑问,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都将持续保持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需求市场,当下对中国机器人产业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
 
  一方面,由于国内制造业正在加速从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产业切换到高端制造领域,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受益于国内制造业升级带来的长期需求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褪去,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涨,出于降本增效的目的,工业机器人正在进入更多产业。
 
  不知是否意识到,过去几年的新冠疫情深刻的改变了全球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发展意识,在疫情中能实现稳定生产的都是一些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这推动了许多制造企业进行“机器换人”的决心,让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持续旺盛。
 
  另外,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体系,尽管有些核心零部件的性能还不如国外巨头,但已经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替代了,本土优势让国产企业能保证供货,包括比亚迪在内一些高端制造企业都开始使用国产机器人。
 
  此前因为海外供应链不畅的问题,导致国外品牌机器人供货周期延长,许多企业因此减产停产,可谓损失惨重,如今使用国产机器人替代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避免再出现此问题,这也为国产机器人的迭代和成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超过30万台,2017-2022年销量年复合增速达23%,未来在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情况下,有望在2025年实现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超过60万台,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

热门评论

上一篇:埃斯顿与北自所达成战略合作 在机器人、工业控制等领域开展合作

下一篇:强强联合,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