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永州多举措推动规模工业企业净增长

来源:永州市工信局
2023/2/28 9:42:38
20735
导读:2022年,永州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5家,完成省定新增任务的111.5%,排全省第3位;净增136家,完成省定净增任务的170%,排全省第1位。
  永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市场主体梯度培育,着力推动市场主体大起来、强起来。2022年,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5家,完成省定新增任务的111.5%,排全省第3位;净增136家,完成省定净增任务的170%,排全省第1位。
 
  一、在夯实培育基础上“出实招”
 
  一是突出政策引领。出台《永州市贯彻落实<深入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实施方案>的具体举措》,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新增规模工业企业给予5-10万元一次性奖励。各县市区出台配套落实举措,对新入统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企业员工在医疗、住房、子女入学上给予政策倾斜。二是强化项目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水”“顶梁柱”。2022年,全市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达到356个、270个、200个。运用工业云平台和全市重点项目视频云平台管理系统,精准推动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达产,达产项目促入统。三是精准摸底建库。坚持“开源”和“节流”两手抓。充分运用“四经普”成果,深挖潜力,筛选出一批市场情景好、产品质量好、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分类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退规风险库”。实行分级培育、动态管理。每月根据企业投产达产情况,充实更新培育库,对库内企业加大政策和统计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入统积极性。对风险库内企业,加大帮扶力度,一企一策开展联合会诊,尽全力帮助企业脱困。
 
  二、在提升培育实效上“谋真招”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组织“春风行动”等招聘会132场,达成就业2.5万人;精准调度“迎峰度冬”、“迎峰度夏”,合理安排有序用电,保障成长型企业用电需求;积极开展园区闲置土地清理,为培育企业提供发展空间;针对疫情影响收集破解物流堵点,有效缓解企业生产销售难题;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利用“助保贷”、“政银担”、“政银企洽谈会”积极为企业融资。二是突出联企服务。开展“送政策、稳增长、促发展”行动,联系服务企业2530家,问题化解率98.50%。满意率达98.81%。建立完善“白名单”企业联系服务机制,综合运用工信部门项目资金、资质荣誉、试点示范等资源手段,扶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广“政企交流日”,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三是提升培育效能。市工信局建立联系县市区(园区)制度。每月初,深入联点县市区和工业园区,对市场主体培育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点对点的督促指导。强化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一手资料,对经营异常的企业及时跟进,开展“一对一”帮扶培育。
 
  三、在推动工作协同上“亮硬招”
 
  一是强化部门协作。工信、发改、税务、统计部门建立了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工作日常协调会商机制,定期研究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联合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支持。二是加强业务指导。起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工作提示》,以清单条目形式,将入统的条件、标准、申报时间节点、资料关键点等内容印发至各县市区。开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专题培训15期次,指导工信、园区和企业经办人员做实基础资料,提高申报通过率。三是强化考评督导。将年度目标分解列入县市区(经开区)绩效考核和“五好”园区创建考核体系,增加指标权重,突出“净增”,并按季度进行动态打分。市县两级推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半年一小结、全年结总帐”的讲评模式,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热门评论

上一篇:南京市关于组织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总投资近500亿!云南启动10GW光伏项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