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有色金属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江西省文件来了
- 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2023/1/31 9:59:22
- 24206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有关要求,促进有色金属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决策部署,围绕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行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水平,助力实现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握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向和重点,从全局、整体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径;围绕行业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和主要环节,结合现有基础和优势特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2.坚持典型示范、因企制宜。发挥龙头企业示范牵引作用,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和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升级;充分考虑企业建设基础和发展需求,因企制宜实施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整体提升行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3.坚持数据驱动、创新引领。把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实现数据畅联共享、赋能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有色金属行业融合创新,提升信息系统学习与认知能力,发挥技术人员智慧与机器智能的相互优势,推动工艺与管理知识的沉淀与复用,支撑企业持续革新技术、创新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智能制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力争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达到80%以上,铜、钨、稀土等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50%以上,建成100个数字化矿山、车间和智能工厂,打造5个以上全国领先的智能化矿山和冶炼样板工程,建设一批全国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工厂,主导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育3-5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成3个省级以上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集聚一批数字化创新创业人才。
二、重点任务
(一)企业数字化提升行动
1.推进企业装备与生产智能化。依托第五代移动通信(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鼓励和支持有色金属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广应用智能传感器、中央处理器、网络设备、仪器仪表等数字化工具,智能采选、自动配矿、工业机器人、数字锅炉、智能控制、在线监测检测设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加快提升生产加工现场的实时感知、数据采集、灾害监控和智能控制处理能力,建成本质安全、资源集约、绿色高效的智能矿山,清洁环保、优质低耗、安全高效的智能冶炼工厂,以及质量稳定、协同高效、响应快捷的智能加工工厂。
2.推进企业生产管理数字化。鼓励有色金属企业广泛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从销售订单-生产计划-物料流转-产品交付的全链条可视化资源管理。推动企业积极建立供应链管理及采购平台(SRM),搭建数字化采购成本模型、采购成本数据库和智能分析系统。引导企业加快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制造执行系统(MES),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和大规模定制化订单的生产交付,实现高效柔性化生产、设备全面数字化运作和产品全程质量追溯管理。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化办公系统(OAS)、决策支持系统(DDS),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决策水平。
3.推进仓储物流管理数字化。鼓励有色金属企业采用物联网、智能传感、数字孪生等智慧管理技术,依托先进物流搬运机器人(AGV)、自动立体仓库、自动输送机系统和电控系统等智能设备和仓储管理系统(WMS),加快推进危化品原材料、中间品和最终产品仓库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围绕“智能工厂”“智慧物流”等建设要求,建设智慧物流数字化协同平台,强化冶炼原辅料及中间物料、加工产品的分拣、配送路径等全流程的智能监控,构建全流程、全场景与全生态的物流价值链,提升企业物流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鼓励中小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服务商共建供应链管理系统(SRM),合作运营有色金属智能仓库、智慧物流园区。
(二)行业数字化推广行动
4.加快行业数字化平台建设。鼓励搭建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稀有金属资源等行业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推广运用大数据经营和决策系统。按照“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模式,打造深耕有色金属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优化提升行业生产设备接入、工业软件部署、应用开发支持能力。积极推动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贯标达标,引导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和生产设备上云上平台。
5.推进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推进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创新发展,打造一批以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本。以提质增效、节能降本等中小企业迫切需求为导向,开展一批“小而精”“模块化”“组合式”应用场景试点,建成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矿山)。按照“成熟一个样本、推广一个细分领域”原则,加快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复制推广,着力推进各细分行业、不同领域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应用场景。
6.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建设有色金属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订单、产能、物流、渠道等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以及重点有色工业品原材料、产能、产成品、库存、贸易、回收等行业信息对接和共享,重点监测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部位、节点信息,强化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处置能力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全供应链场景积极拓展产业互联网应用,辐射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采购、销售、生产、仓管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有效提升全供应链运营效率,打造全供应链主体敏捷响应、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价值共创网络。
(三)数字化生态构建行动
7.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工业PON(无源光纤网络)和5G等新型网络技术,打造有色金属企业泛在一体化工业数字化网络。加快5G网络在行业重点企业的部署和商用推广,探索低频段5G网络建设和运用。推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示范试点以及规模推广,打造有色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平台。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利用5G切片等技术,开展园区级的边缘云和边缘计算平台部署和业务应用。加快构建有色金属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进标识编码注册、解析、业务管理、应用和普及,结合有色行业及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和系统,打造标识应用标杆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识应用新模式。
8.制定完善智能制造标准。围绕有色金属行业采选、冶炼、加工等环节实际需求,研究制定基础综合、数字化平台、智能工厂、设计建设及评价相关智能制造标准。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数据编码规则、数据治理流程规范、数据使用规范、业务流程标准、数据库设计规范、运维服务规程、运维管理规程,建立有色金属行业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运维、智能物流和智能管理标准等。鼓励相关行业协会推广智能制造标准。
9.构建数据安全保障防火墙。积极参与制定有色金属行业数据存储、信息传递、数据表达、数据应用等安全标准,明确行业数据安全管理规范,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强对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建立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培育安全服务机构,探索创新数据安全监管和运维服务模式,增强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安全服务保障能力。
10.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聚焦有色金属不同领域,搭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企业、园区交流合作平台,重点培育引进一批集成研发、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功能的高能级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咨询、诊断评估、设备改造、软件应用等一揽子数字化服务。积极打造行业“产业大脑”,推进龙头企业与公共服务平台协同联动,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有色金属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以及各级各类智能制造实验室、研究中心,打通各细分行业数据链条,加强行业资源整合和数字化改造系统集成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供给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在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推进全省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统筹协调解决数字化转型中跨部门跨领域等重要问题。各地要依据本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职责抓好落实。
(二)强化政策扶持。充分落实现有惠企产业政策,深入研究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项扶持政策和配套政策,加强与财政、金融和贸易等政策的衔接,鼓励各地在政策扶持、优化环境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大推动力度,鼓励“链主”企业加强数字化示范项目建设和发挥对中小企业转型带动作用,以政策组合拳为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支持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申请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
(三)强化资金支持。发挥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引导各类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共建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项目。创新有色金属产业链金融模式,鼓励金融机构研制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产品服务,加大数字化转型信贷投放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利用重大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产业基金和发行企业债券等进行多元化融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强化引智育才。发挥大院大所和高层次人才产业园等创新载体作用,培育和引进一批有色金属领域数字化创新人才团队。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交流和实训合作,开展有色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训,培养一批有色金属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深入开展产教融合,鼓励和支持全省高校、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建好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一批数字化技能型人才。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