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年度盘点】2022年上海重大装备产业发展十件大事

来源:上海经信委
2023/1/13 16:54:31
21273
导读:加快构建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空天陆海能”动力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集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集成服务于一体的引擎经济集群,以高端卓越的引擎经济塑造强劲活跃的经济引擎,把上海打造成规模实力领先,集群优势明显,技术水平卓越,生态体系完善,功能复合多元的全球动力之城。
  1、上海“全球动力之城”正式启动建设
 
  2022年6月28日,上海市经信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科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国资委联合制定并发布《聚焦临港核心区 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加快构建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空天陆海能”动力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集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集成服务于一体的引擎经济集群,以高端卓越的引擎经济塑造强劲活跃的经济引擎,把上海打造成规模实力领先,集群优势明显,技术水平卓越,生态体系完善,功能复合多元的全球动力之城。8月24日,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建设推进启动仪式在临港新片区成功举行,市委常委、原副市长张为与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共同开启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打响上海建设“全球动力之城”的发令枪,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为上海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动力之源”揭牌。
 
  2、国产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获得型号合格证
 
  2022年9月29日,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颁证仪式在北京首都机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有关活动并讲话。国务委员王勇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对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的贺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主持仪式。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向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颁发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市委常委、原副市长张为出席相关活动。C919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加快中国民航大飞机的产业化进程。
 
  3、国产大飞机实现首架首次商业交付运营
 
  2022年12月9日,C919全球首架机交付活动在上海成功举行。市委常委、原副市长张为,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出席活动并共同为C919全球首架飞机揭幕。C919首架机交付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意味着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将首次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12月18日,ARJ21支线客机正式交付首家海外用户印尼翎亚航空,这是中国的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对于建设“一带一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ARJ21支线客机实现累计交付100架,安全载客近600万人次。
 
  4、首届国际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大会成功召开
 
  2022年11月29日-30日,首届国际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大会系列活动在临港新片区成功召开。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会议,也是我国首次聚焦重大技术装备的国际性行业盛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市委常委、原副市长张为,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等领导出席大会活动。C919大型客机、CJ2000发动机、高端全动D级模拟机、国产首制13.5万吨级大型邮轮、“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800kV换流变压器、1100kV绝缘子等一批大国重器模型及实物展品亮相重大技术装备精品展。
 
  5、国产大型邮轮进入批量建造新阶段
 
  2022年8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举行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开工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中国船舶集团总经理杨金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司长徐春荣,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等领导出席仪式。我国首制大型邮轮于2019年10月18日在上海开工建造,目前已实现全船贯通,计划于2023年交船。该船13.55万总吨,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海里/小时,乘客舱室2125间。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约14.2万总吨,总长341.0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4米,最大航速22.7海里/小时,乘客舱室2144间,计划于2025年交船。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开工,标志国产大型邮轮进入批量建造的新阶段。
 
  6、国家船用发动机重大专项启动实施
 
  2022年11月28日,国家船用发动机重大专项启动会在上海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出席会议。会议宣布船用发动机重大专项正式启动实施,并明确了管理推进工作机制。上海将充分利用船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势,做好战略布局规划,推动中国船舶集团等在沪央企抓住自主产品转型机遇,加强与国内优势资源的协同创新;坚持正向研发的实施路线不动摇,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专项试验验证,逐步提升核心技术成熟度,实现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充分发挥国家队引领作用,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加速推动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7、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
 
  2022年10月31日,上海航天八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打响了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收官之战。11月3日,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梦天实验舱将与空间站其它两舱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共同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打造空间技术应用研究“梦工场”,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迈向世界领先水平。
 
  8、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
 
  2022年10月14日,上海航天八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羲和号”在国际首次采用基于“动静隔离、主从协同”理念的非接触式磁浮卫星平台,将平台舱与载荷舱物理隔离,有效隔绝了卫星平台的干扰,通过大带宽、超高精度磁浮作动器,较传统卫星提升一至两个数量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羲和号”在轨验证了舱间无线能源传输、舱间激光通信等多项卫星平台新技术,将对太阳进行全方位立体探测,进一步深入认识太阳活动的起源和演化、监测太阳爆发的行星际传播和对地响应,为推动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9、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协同发展机制正式建立
 
  2022年11月29日,按照国际工信部制定的《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工信部门建立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央地协同、政企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携手民用航空“链长”中国商飞、中国航发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船舶海工“链长”中国船舶集团,电气装备“链长”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签署《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共建备忘录》,全面促进长三角地区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产业集群、共同开展示范行动、共同建设创新中心、共同搭建服务平台、共同建设产业联盟、共同健全协同机制。
 
  10、重大装备产业创新平台相继创建
 
  2022年全年,以重大装备产业链“链长”为引领,一批国家级/市级创新中心、产业计量中心和产业联盟相继成立,科技创新策源力量得到持续强化。5个创新中心相继建设: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创新研究院、上海船舶动力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上海大飞机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航空机载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筹建。2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建设的国家商用飞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获批成立,中国船舶集团牵头建设的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获批筹建。1个产业链联盟组建成立:“国和一号”核电产业链联盟由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核工院)发起组建并正式成立,覆盖研发、设计、制造、土建、安装、运维等产业链全环节,加速推动先进核电全链条再创新。4个产业生态型创新联合体加快组建:中国航发商发牵头组建绿色智慧化民用航空动力生态创新联合体、中国船舶集团牵头组建深海采矿装备生态创新联合体、沪东中华牵头组建海上LNG装备生态创新联合体、中船动力牵头组建船舶动力生态创新联合体,大幅增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动力。

热门评论

上一篇:内蒙古联通2022年智能网关XGPON集采结果公布

下一篇:工信部明确13项重点任务 助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