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一周看点:岚图追光搭载量产半固态电池
- 来源:盖世汽车
- 2022/12/19 9:33:16
- 23039
本周(12.12~12.18),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哪些大事发生?
岚图发布“追光”,搭载首个量产装车半固态电池
12月15日晚,岚图追光正式首发亮相,继SUV和MPV之后,岚图又发布了一款中大型豪华电动轿车。
追光是岚图的首款轿车,共分为3个版本,标准版与旗舰版都搭载了82kW·h电池包,预售价分别为32.29万元与35.29万元,长续航旗舰版则搭载109 kW·h 电池包,预售价为43.29万元。
此外,岚图首次推出电池租赁方案,选择82kW·h电池包版本的用户购车可减13万元,每月仅需1680元电池租用服务费;选择109kW·h电池包版本的用户购车可减18万元,每月仅需2250元电池租用服务费。
在电池安全方面,岚图追光采用自研的“云母”电池系统,搭载的82kW·h电池包采用了行业首个量产装车的半固态电池,在行业首个8系三元锂软包电芯针刺试验中,取得了不冒烟、不漏液、不起火、不爆炸的优异成绩。不过,电池具体的技术参数和供应商目前还没有信息出来。现在知道的是,82 kW·h 和109 kW·h的续航里程分别为580km和730km(CLTC标准)。
盖世点评:追光的到来,让岚图成为产品布局最完整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蔚来第30万台量产车下线
12月12日,蔚来汽车官方宣布,蔚来第30万台量产车于12月12日在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下线。相比此前两个十万台分别耗时3年、1年,蔚来的第三个10万台下线用时仅7个多月,刷新中国高端品牌汽车量产下线速度。
蔚来方面表示,第30万台新车下线是中国品牌向上的又一里程碑。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攀升,中国高端品牌在30万以上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希望能更快见证蔚来下一个十万台。
今年以来,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三款新车ET7、ES7、ET5分别开启交付,且交付量稳步上升。据了解,蔚来还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推出五款车型。
盖世点评:产品矩阵的丰富和完善是蔚来第30万台量产车快速下线的重要推手之一。
宁德时代先后同华为终端、奇瑞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12月14日,宁德时代官宣,其先后同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下简称“华为终端”)、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奇瑞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合作备忘录,宁德时代与华为终端将就华为智选车项目展开积极探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华为终端将推荐宁德时代作为华为智选车合作伙伴汽车动力电池的第一优选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将为华为智选车项目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以支持华为智选车产品更快地面向市场,充分保障华为智选车产品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宁德时代与奇瑞集团则将在产品、商务、市场推广、商业信息资源等领域展开全方面的合作。除乘用车电池供应及技术合作外,双方还将在大巴、物流车、重卡、电动船舶等领域对公共交通、新能源三电融合和换电等业务开展联合探索,促进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盖世点评:一天之内拿下两个重磅合作伙伴,“宁王”的实力不容置疑。
传特斯拉上海工厂将在月底停产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生产线升级和消费者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从本月底到明年1月初分阶段停产。
知情人士表示,在12月的最后一周,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 Y和Model 3装配线上的大多数员工都将暂停工作。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Model Y的生产中断可能会持续到1月初。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2023年春节期间,Model 3轿车的生产可能会再次暂停,以便进一步进行工厂升级和设备维护,来适应改进版本的Model 3。
特斯拉中国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盖世点评:热极一时的特斯拉也难逃“以销定产”的宿命。
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落成暨新技术新产品发布
12月15日,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在惠州正式落成。
据悉,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投入资金20余亿元,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从2021年8月开工动土到2022年11月建设完成,总耗时16个月。覆盖圆柱电池、方形电池、模组、BMS、储能系统等产品的精密检测和分析。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博士介绍到,站在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时刻,亿纬锂能建设了动力电池研究院、电池系统研究院,以及电性能测试中心、安全测试中心、研发实验室等研究院,同时也在装备材料、移动能源技术等方面设立了多个研究所。预计在2023年底,构建一个围绕电化学能源体系的全面研发机构。
同日,亿纬锂能还进行了关于大圆柱电池、“π”电池系统、锂金属二次电池,固态及钠离子电池、氢能技术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布。
盖世点评: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比产能更重要的是新技术新产品。
原标题:E周看点丨蔚来第30万台车下线,岚图追光搭首个量产半固态电池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