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

来源:OFweek储能网
2022/10/9 9:50:13
24565
导读:华阳集团作为国内无烟煤龙头企业,间接持有中科海纳1.66%股权,2021年4月,华阳集团子公司与中科海纳达成合作,拟建设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各2000吨,预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4亿元。
  据“华阳新材料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华阳集团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在山西阳泉市正式投运。这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实现了从中试到量产的转变,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本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圆柱钢壳和方形铝壳电芯,该项目满产后,圆柱钢壳钠离子电芯将达到4000万只/年、方形铝壳钠离子电芯将达到98万只/年。产品适用于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备用电池和汽车启动等多个场景。
 
  据了解,华阳集团作为国内无烟煤龙头企业,间接持有中科海纳1.66%股权,2021年4月,华阳集团子公司与中科海纳达成合作,拟建设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各2000吨,预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4亿元。
 
  华阳集团预计,2026年钠离子电池潜在可替代的市场空间215.6GWh,接近于2021年全国动力电池产量219.7GWh。
 
  中科海钠表示,量产情况下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预计为0.26元/Wh,比相同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下降约三成。
 
  “钠”与“锂”的优劣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均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但由于锂电池更加优异的性能,更受到企业的青睐。直至近年来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升,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0年4.7万元/吨一路飙升至了51.7万元/吨,企业的目光才重新转至钠离子电池。
 
  虽然我国的锂金属储量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但我国锂矿开采难度大、开采周期长,且全世界锂资源储量的70%都集中在南美和澳洲,所以锂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在未来几年内或会一直居高不下。
 
  从长期来看,钠离子的发展潜力并不弱于锂离子电池。
 
  首先是性能方面,虽然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略低于锂离子电池,但在储能领域,对能量密度相对来说没那么看重。且钠离子电池的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在成本方面,自然界中钠离子的储量远高于锂离子的储量,超一千倍以上,所以在成本上,锂离子电池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其次,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明确指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进一步限制锂电池在储能这个新万亿赛道的发展。
 
  最后,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区间更为宽阔,此前宁德时代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在零下20摄氏度的工作环境下,仍能保持90%的放电量,能够很好地填补北方部分城市由于温度过低,导致锂离子电池工作效率低下的空缺。
 
  结合两种电池的性能差异,未来的格局可能是两者相辅相成。在电动汽车等对能量密度需求高的领域,选用锂离子电池或两者混搭;在储能等对能量密度需求相对较低的领域,选用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的钠离子电池。
 
  各企业钠离子电池发展现状
 
  宁德时代:今年7月发布了钠离子电池,预计在2023年实现全面量产。根据官方数据,宁德时代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160Wh/kg,略低于磷酸铁锂电池。在充电效率方面,常温下,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可以在15分钟充电到80%。
 
  多氟多: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现阶段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已具备1GWh钠电池的产能,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规划5GWh产能。正负极材料都正在研发中,正极主要用层状氧化物,负极可选的材料较多,未来实现部分原料自主供应是公司努力的方向。
 
  传艺科技:今年6月,传艺科技设立子公司,进军钠离子电池领域,7月,传艺科技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已从技术层面完成小试,8月,传艺科技声称已具备中试生产条件并即将投产运行。
 
  兴旺达: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已开展研发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新型量产工艺、低制造成本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将尽快实现公司钠离子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同兴环保:公司于9月16日宣布进军钠离子电池储能领域,与中科大建立联合实验室,获得了7个工作日6天涨停的成绩,7天时间涨超83%。
 
  鹏辉能源:在与投资者互动中透露,公司目前由三个团队在做钠离子研发工作,包括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体系等正极路线。
 
  派能科技:公司总裁曾透露,目前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已有一定技术积累并已产出小试产品。

热门评论

上一篇:关于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下一篇:硬科技领域投融资:驰芯半导体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