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通用机械一周回顾:西气东输四线正式开建

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CGMA
2022/10/8 9:07:38
25399
导读:本周通用机械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要闻?西气东输四线正式开建、全球首套氢冶金项目鞍钢开工、我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在盐城投产......
  本周(2022年9月26日-10月2日)通用机械领域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发生了哪些大事要闻?中通协展览与传媒中心在“一周要闻回顾”栏目中精选出一周的要闻,帮您快速浏览。
 
  01
 
  西气东输再添新动脉
 
  西气东输四线正式开建
 
  9月28日,国家管网集团宣布,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有力提升我国天然气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结合项目特点、难点、重点,全面推广和应用管道建设科技创新成果。首次大规模应用18米加长管,预计可减少焊口8000余道,环焊缝降幅达33.3%,有效提升管道本质安全;全线采用数字射线检测技术(DR),实现检测数据采集自动化、存储数字化;推广大口径管道双连管施工法,单公里节约焊接工期4天,大幅提高施工工效。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制度,配套设施与在役管道并行铺设,优先利用既有道路和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02
 
  全球首套氢冶金项目鞍钢开工
 
  9月27日,鞍钢集团氢冶金项目开工仪式在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举行。该项目是全球首套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新技术示范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低碳冶金新技术路线的突破,对助力我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电解水技术,实现绿氢规模化高效制备;开发流化床炼铁新技术,突破原料适用性和还原效率难题;集成关键技术,实现高金属化率直接还原铁的连续生产。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投入运行,形成万吨级流化床氢气炼铁工程示范,为世界氢冶金技术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03
 
  我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在盐城投产
 
  9月26日,经过16天、6000海里的航行,来自卡塔尔的“阿尔卡莎米亚”号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抵达江苏盐城。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气,标志着该项目实现投产。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大规模快速建设,得益于设计建造技术的自主掌握和我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董事长石成刚表示,中国海油在国内率先进入液化天然气领域,自主研发建立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智能化新型化、新型低温存储等13大技术体系,掌握了全球最大27万立方米储罐的设计建造能力,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04
 
  东北首个核电供暖项目即将启动
 
  位于大连瓦房店市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东北首座核电站,也是东北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近日,随着6台机组全面投产,这里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电站,在运总装机容量达到670万千瓦。今年冬天,周边红沿河镇的居民通过东北首个核能供暖项目就能用上核能供暖,计划供暖面积达24.24万平方米,比传统煤电供暖效率更高,而且无碳排放。
 
  红沿河核电站总投资近900亿元,2期工程5、6号机组投运以来,机组始终保持高端稳定运行,有力提升了清洁能源比重,优化东北地区能源结构,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05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项目陆地建造完工
 
  9月23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顺利通过陆地建造完工验收,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项目陆地建造完工,海洋油气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型取得重要突破。
 
  自2021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首次应用以数字化智造管理系统、生产执行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为代表的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大量应用板材型材自动切割、甲板片机器人焊接、H型钢智能打磨组对、工艺管件自动打磨焊接、智能化仓储等一系列智能制造技术,打破传统制造模式下各生产环节的信息孤岛,实现建造环节的“生产可监控、计划可跟踪、质量可追溯”。

热门评论

上一篇:车主呼吁增程车不要和纯电抢充电桩 你赞同吗?

下一篇:上市公司纷纷加码,电子纸市场为何那么香?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