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要做就是前三?通威股份40亿大扩产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2022/9/27 9:27:14
22941
导读:通威股份已成为多晶硅和光伏电池双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上半年,通威股份拥有23万吨高纯晶硅产能、54GW太阳能电池产能,同时也是行业首家电池出货量超过100GW的企业。
  近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江苏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建2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项目建设期为获取完整建设土地及相应建设所需手续后24个月内,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高效光伏组件产能25GW。
 
  此举,几乎是正式官宣通威股份大规模进军光伏组件。
 
  竞标光伏组件集采
 
  其实早在2016年,通威股份就通过并购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拥有光伏组件产能,但总体产能并不多,截至本次公告发布前,通威股份组件产能为6GW,在动辄就是10GW起步的组件项目面前,通威股份的组件产能规模依然较低。
 
  据悉,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还表示,现有组件产能只为了研究组件对电池片的技术需求,为了更好的做电池片,现有组件产能大部分自用。
 
  但到了8月,通威股份突然出手竞标光伏组件集采。
 
  8月23日,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中标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项目,中标价格为58.27亿元,折合1.942元/W(含1000km运费)。其报价相比参与投标的亿晶光电和隆基绿能低0.05元/W,震惊光伏行业。
 
  此后,通威股份再接再厉,又中标多个组件集采项目,包含广东电力200MW、国家电投170MW、水发能源20MW。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月内,通威股份组件集采中标量已达3390MW。
 
  要做就是前三
 
  对于通威股份而言,这仅是一个开始。众所周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一贯坚持的原则是:“不领先不扩产,不卡脖子不介入”。通威股份也有自己的风格,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前三,争取第一。
 
  2004年,通威股份以水产饲料龙头的身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据悉,当时国内三分之一的养殖鱼都食用通威饲料。此后,为了实现多元化布局,通威股份进入了光伏行业。
 
  2006年,通威股份与巨星集团成为永祥股份从事多晶硅生产,2013年,通威股份成立通威太阳能进入光伏电池片制造环节。
 
  时至今日,通威股份已成为多晶硅和光伏电池双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上半年,通威股份拥有23万吨高纯晶硅产能、54GW太阳能电池产能,同时也是行业首家电池出货量超过100GW的企业。
 
  此时的光伏行业,似乎回到了2014年。彼时隆基绿能为了向行业证明单晶硅片的优势,通过收购乐叶光伏进军光伏组件。随后,“先行一步”的隆基绿能成为单晶硅片龙头,数年后又成为单晶组件龙头。
 
  新的业绩增长点
 
  现在的通威股份,领先优势甚至比当年的隆基绿能更为明显。
 
  从2021年初至今,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已从8.5万元/吨攀升至如今的30万元/吨,即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也难以“阻止”组件价格进入2元时代。
 
  通威股份大规模进军光伏组件,仅在硅料成本上就有其他组件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叠加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将成为搅动光伏组件的一条“鲶鱼”。
 
  结合通威股份此前的风格,本次投建25GW光伏组件项目仅是一个开始,后续可能会在更多地区投建光伏组件项目。毕竟25GW加上目前的6GW组件产能,也仅有30GW左右,还难以成为行业前三。
 
  当然,通威股份进军光伏组件环节也是考虑到了后续的业绩。
 
  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03.39亿元,同比增长127.16%;归母净利润122.24亿元,同比增长312.17%。仅用半年时间净利润就超过了2021年全年。
 
  但在硅料价格逐渐回落后,通威股份的净利润很有可能也会下滑,大规模进军光伏组件或是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热门评论

上一篇:连签三份合作协议,石大胜华全力加码电解液

下一篇:宁德时代和柳工签署十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携手开拓电动化工程机械行业市场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