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网红属性!四足机器人渐行渐近
-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 2022/5/31 13:41:31
- 48536
提起机器人,你的第一印象是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家庭中大显身手的扫地机器人?如今,机器人迎来了自己的新工作。
数据显示,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9月,新加坡外国工人的数量减少了235700人,与之对应的是工业机器人的崛起。
四足机器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量,它可以用来扫描泥土和碎石路段,检查工作进度,原本需要两个人的工作现在只需要配备一名员工,缓解了用工压力。
实际上,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经过十来年的快速发展,四足机器人的机械性能越来越强,后空翻、双足站立、四足翻转跳跃等动作都显示出其机动能力的日益增强,而机能的增强也使其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面向C端的四足机器人多为消费级产品,更多的强调陪伴功能。这种四足机器人的价格普遍在万元以上,价格相对而言较高,也成为四足机器人商业化路上的阻力因素之一。
而面向B端的四足机器人同样面临成本制约,应用场景看似丰富但实际落地却很困难。工业级别的特种机器人,一般仍是履带、轮式机较多。简单的工作履带和轮式机器人就可以应付,而过于复杂的工业级别的应用,四足机器人尚无法应付。此外,续航能力也成为四足机器人的短板,续航时间较短、充电时间过长。
还有一个的影响因素是四足机器人的电池续航问题。现下的机器狗的续航时间较短,宇树科技的AlienGo基本上是四个小时左右的续航能力,波士顿动力的Spot电池续航时间约两小时,续航能力较弱成为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应用的一大阻力。
目前来看,四足机器人项目商业化之路荆棘密布,但资本对其的重视程度让这个项目有了实现商业价值的可能性。波士顿动力自1992年成立以来连续29年亏损但仍然坚持发展该项目,而小米在十周年大会上发布了一款四足机器人,据业内供应链人士透露,尽管一台小米“铁蛋”仅售价9999元,但其成本约达5万元左右,意味着卖一台就亏4万。
为何企业会如此重视尚未走上商业化的四足机器人?事实上,资本看好的是四足机器人背后服务、工程、安防、制造、养老等巨大的市场。以陪护方向为例,导盲机器狗可能成为未来面向C端的主要产品。据统计,我国约有1730万盲人,机器狗相较于传统导盲犬有更强的交互能力,能够与盲人群体更好地沟通。提前布局市场,才能在商业化浪潮来临之前站稳脚跟。
目前来看,四足机器人仍处于“网红产品”的阶段,但四足机器人终将走向商业化道路。作为一个早期新兴行业,各家公司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展示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和可能性,相信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发展,四足机器人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