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预测,未来十年智能化将引领新时代
- 来源:OFweek光通讯网
- 2022/3/31 9:55:01
- 25426
2022年3月28日,华为业绩发布会如期召开,大众关注的,除了出席此次发布会的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外,就是在遭受美国持续制裁影响下,华为会交出怎样的一份成绩单。
华为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符合预期,财务稳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6368亿元,运营商业务表现稳定,企业业务稳健增长,终端业务快速发展新产业。
2021年实现利润人民币1137亿元,净利润率达17.9%;经营现金流增长69.4%,现金存量充足;资产负债率从 62.3% 下降到 57.8%,资本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司通过简化管理、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销管费用同比降低93亿人民币。
华为方面表示,2021年销售收入下滑主要是是由于消费者业务收入下降,而净利润的增加主要是受益于出售部分业务的收入、经营质量的改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去年这一困难的时期,依旧重视对研发的支持,2021年共投入研发费用人民币142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22.4%,研发费用额和费用率均处于近十年的最高位。目前,华为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二。
对于未来,华为表示还将持续压强研发投入,加强系统工程创新,推动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的三个重构。系统驱动部件设计,架构设计为系统而生,积极寻求系统突破,从而实现一流的产品竞争力。
运营商业务基本稳定,消费者业务下滑严重
2021年,华为主要业务以运营商业务及消费者业务为主,运营商业务全年营收2815亿元,占比44.2%,消费者业务2434亿元,占比38.2%,同比下降49.6%。
去年华为累计签署了超过3000个5G行业应用商用合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打造创新的XtoB解决方案,通过5G、品质专线、智能云网、数据中心、云等融合,助力运营商打开行业数字化新蓝海。截至2021年底,华为已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部署了绿色站点解决方案。
以终端业务为主的消费者市场下滑严重,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由于三年制裁使得华为在消费者市场特别是手机业务经营困难,未来华为也将积极寻求芯片替代方案。
对于企业业务,华为全年营收1024亿元,营收占比16.1%。华为在去年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制造等重点行业,发布了11大场景化解决方案,成立了煤矿、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等军团,整合资源高效服务客户。全球700多个城市、267家世界500强选择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与运营伙伴数量增长到6000多家。
未来十年是智能化的时代
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化世界,华为在过去三年通过与产业界的客户、伙伴以及学者深入交流,通过2000多场研讨,展望2030年智能世界愿景:
● 立体超宽的智能联接将无处不在
华为认为网络联接的对象及边界将不断拓展。到2030年,“数字视觉、数字触觉、数字嗅觉”将通过下一代网络,带来身临其境、天涯若比邻的颠覆式体验。除此之外,住行合一网络、卫星宽带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认知网络这四种未来网络场景也将逐渐成为现实。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联接总量将突破2000 亿,与此同时,企业网络接入、家庭宽带接入、个人无线接入突破万兆,迎来一个万兆联接的时代。
● 多样性计算将无所不及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将无缝融合,人与机器实现感知、 情感的双向交互;人工智能将无所不及,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华为预测,到 2030 年,人类将进入 YB 数据时代, 通用算力将增长 10 倍、人工智能算力将增长 500 倍。
● 全面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转型
光伏、风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撼动传统化石能源地位。华为预测,到 2030 年,在能源生产侧,风光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之一,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比例50%。
● 数字世界将进入每一辆车
华为认为,未来十年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不可阻挡,预计到2030年,中国自动 驾驶新车渗透率将超过20%;车载算力将整体超过5000TOPS;车载单链路传输能力将超过100Gbps,华为希望以自身的ICT技术赋能产业智能化,帮助车企造好车。
● 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未来十年,手机、PC、平板等用户设备单品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多终端设备间协同工作将给用户带来非凡的“超级终端”体验,人机交互将更加自然,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进一步融合。
正如郭平所说,当全世界都在关注华为会不会倒下的时候,华为最关注的还是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与生态圈合作共赢,同时踏踏实实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投入未来。过去一年,华为在制裁阴影下稳住阵脚,着力发展运营商业务及企业业务并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华为也将持续投入研发,抓住未来智能化发展大趋势,为通信行业带来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