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连云港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连云港市工信局
2022/2/18 9:13:57
34545
导读: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助推连云港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连云港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2022年1月,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苏政办发〔2021〕109号)要求,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助推连云港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连云港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行动计划,推动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苏政办发〔2021〕109号),要求各地人民政府抓好本地区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强化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当前,推动连云港市企业在实施“智改数转”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受限于技术、资金的短板,存在“不愿转、不敢改、不会改”的疑虑和困扰,导致自发性不太强。根据市领导批示要求,为做好连云港市落实工作,市工信局结合连云港市实际,牵头起草了《实施方案》,主要目的是细化措施、明确可行目标清单、集中精力抓几件事,全方位、多场景、深层次助推企业‘智改数转’工作取得成效。
 
  二、《三年计划》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市领导的指示要求,从2022年1月6日开始,开展《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市工信局依据《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苏政办发〔2021〕109号)和《关于加快产业强链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连政发〔2021〕62号),结合局各处室日常调研企业中积累的基础资料,起草了《实施方案》初稿。邀请了智能制造领域的行业专家对初稿进行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函征求了11个市相关部门、8个县区及7家驻连单位的意见,严格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相关程序,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三、《实施方案》重点任务
 
  围绕支持“智改数转”深入推进、培育“智改数转”服务主体、完善“智改数转”服务方式等方向明确八项重点任务。
 
  一是突出强优企业示范引领。以十条重点产业链为主线,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分行业分类施策,放大强优企业的“溢出效应”。
 
  二是夯实网络基础支撑。加快部署5G、边缘网关、IPv6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深化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服务,扩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推动人工智能AI算力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三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建立全市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省内特色工业软件产业基地。
 
  四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依托现有装备产业基础,研发大型成套智能制造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节能化方向发展。
 
  五是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开展千企上云,建立全市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后备企业库,引导全市300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
 
  六是加强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设市级工业信息安全平台,对接省级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培育优秀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工业信息安全联合预警、处置能力。
 
  七是优化服务支撑体系。建立“智改数转”专家顾问机制,组织专家、省内优秀服务机构等社会服务资源为企业免费诊断,开展专题对接推进活动和“强链拓市”专项行动。
 
  八是加强典型应用案例培育推广。加大优秀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的总结提炼,培育基于“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四、《实施方案》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各县区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落地见效。
 
  二是加大财税支持。统筹使用各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智能化技改、工业互联网、装备首台(套)等“智改数转”项目。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园区保”、“鑫投贷”等有效方式,对“智改数转”重点领域项目给予信贷倾斜。设计“智改数转”专项贷款金融产品,市财政按有关政策给予金融机构信贷贴息补助。
 
  四是加快人才培育。通过工业互联网县区行、省科技企业培训班、重点企业典型案例交流活动、外地优秀企业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智改数转”应用人才队伍。
 
  原标题:《连云港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热门评论

上一篇:向制造业企业倾斜!12部门联合印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

下一篇:3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试行办法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