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大潮下,儒拉玛特如何赋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
- 来源:盖世汽车网
- 2021/12/28 9:07:27
- 2282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不同企业对于新型制造方式的需求日趋多样化,驱动智能制造在各行各业正快速普及。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受惠于疫情之下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远端作业、自动化等需求提升,推升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至3,050亿美元,预期至2025年有望进一步达4,500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10.5%。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很多工业自动化装配系统集成供应商都在加码布局,儒拉玛特亦不例外。据盖世汽车日前采访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白世泰(Oliver Buergstein),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儒拉玛特于今年正式提出了“五化一力”发展战略——全球化、多元化、产品化、数字化、平台化和创新力,以通过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持续升级,为众多企业打造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立足“五化一力”,打造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前沿的工业自动化装配系统集成供应商,儒拉玛特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致力于非标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与生产。基于这样的策略,儒拉玛特得以快速响应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通过将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帮助整车厂、Tier1及其他行业的客户开展自动化生产。
“然而近几年,随着全球以及中国大力推动的智能制造不断落地到实际生产运营中,带动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互联化、柔性化生产模式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也必须作出改变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所以对公司的定位进行了升级。”谈及此次战略调整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白世泰表示。
据他介绍,与过去儒拉玛特主要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自动化生产不同,在新的品牌定位下,儒拉玛特将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部分标准产品。“这意味着,今后客户只需要负责他们自己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等,而与智能制造设备相关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都可以交给我们。”
为此儒拉玛特正积极推进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改造,以实现将来的自动化产线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构建——客户提出需求后,只需要在标准库里选择相应的工艺模块,进行快速组合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交期,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我们的目标是将来70%-80%的工艺要实现标准化,20%-30%还是定制的,这样就可以快速给客户提供设备。” 白世泰指出。
这在汽车行业尤为重要。目前很多本土车企都在自己定义产品,并且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由此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流程和工艺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现在一些客户对设备交期要求越来越高,原来做一条生产线可能需要10到12个月,现在从拿到订单到交付也不过七八个月,这对双方都是巨大的挑战。”基于标准化工艺库的搭建,儒拉玛特可以很好地满足整车厂的快速开发需求。
不仅如此,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儒拉玛特也将更早地参与到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当中,。以半导体为例,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气化的快速发展,对半导体的需求不断加大,为助力解决芯片生产过程中的良率问题,儒拉玛特也在开展半导体生产设备相关的研发,并通过与半导体客户共同梳理、理解需求,开发出了一套专门用于芯片生产过程中缺陷检测的设备。
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儒拉玛特关注的重点,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的快速发展,催生一些新制造工艺需求的同时,也给儒拉玛特带来了新增长机遇。“比如氢燃料电池里的膜电极、双极板等,对工艺和精度的要求都非常高,依靠传统零部件制造工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还有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机,现在主流趋势是扁线电机,但受扁线定子制造工艺的制约,目前渗透率还不是很高,对此我们也在积极开展布局。” 白世泰表示。
据他透露,今年儒拉玛特和国内一家具有近20年电机生产相关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同时也具备一定扁线定子电机设备制造工艺和经验的国内企业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研发并制造扁线定子量产线。此外还包括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燃料系统、电堆及其他相关部件开展相关的研发,目前儒拉玛特已经成功交付了膜电极自动化生产线。“同时我们也有计划切入锂电池业务板块。”
伴随着这些布局的展开,与此同时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双碳”战略,驱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大,白世泰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板块在儒拉玛特业务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目前,汽车板块大概占了儒拉玛特80%-90%的业务量,预计5年内儒拉玛特的汽车业务将有70%-80%是与新能源汽车有关。” 白世泰表示。
持续深耕本土化,中国客户占比提升明显
儒拉玛特虽起源于德国,但基于在国内市场二十多年的深耕,儒拉玛特有接近2/3的业务量是在中国达成。
“在这背后,我们不仅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本土化设计、开发和生产,还会将在国内制造的设备出口到全球,并提供全球化的售后服务。从这一点上来讲,儒拉玛特(苏州)交付的设备基本是100%本土化。” 白世泰表示。
尽管如此,目前儒拉玛特70%-80%的客户却是外资企业,且主要是欧美企业,例如博泽、博格华纳、博世、彼欧英瑞杰、大陆集团、德纳、海拉、翰昂、联合电子、皮尔博格、纬湃、ZF等(排名不分前后)。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工业4.0最初就起源于德国,与之对应美国也较早推出了先进制造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基于此欧美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整体的智能制造水平也相对较成熟。
但白世泰同时指出,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例如《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规划”等国家战略的指引,目前国内上至政府层面、下到企业越来越重视智能制造,这使得儒拉玛特中国客户的占比也一年比一年多,目前中国本土企业客户有:美的威灵、保隆科技,拓普集团、龙润等(排名不分前后)。
特别是2020年疫情之后,很多制造企业高层对自动化&数字化制造的需求意识和紧迫性有了新的变化,这在白世泰看来尤为关键。“传统工业要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最核心的便是从公司的战略制定者到执行层,都需要理解并支持智能制造。”眼前的形势对于儒拉玛特而言,显然十分利好。
而且中国市场在智能制造方面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75%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都在一级及以下,核心业务重要环节还未实现标准化和数字化。即便是智能制造能力水平最高的汽车行业,依旧有54.9%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在一级及以下,与欧美等发达市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的数字化产品就定位于给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因为在中国中小型企业占了全国企业总数95%以上,这部分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白世泰指出。正因为如此,在新提出的“五化一力”战略中,诸如全球化、数字化、多元化等,儒拉玛特都是率先从中国推动。
不仅如此,儒拉玛特也在有意识地进行市场培育。据白世泰介绍,儒拉玛特承办了一个关于智能制造的平台-SMAS (智能制造发展与应用大会),主要用于自动化、数字化和企业管理相关的行业沟通和分享,以通过实际应用案例以及给企业提供渐进式的应用规范及实施指导来协助国内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工厂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变革。
其中在数字化方面,儒拉玛特早在2017年就和一家印度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并在随后推出了一套数字化软件平台。基于该平台,儒拉玛特可以进行模块化产品开发,提供给客户选配。“发展到现在,我们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涵盖了生产运营、工业IoT、 AI及工业大数据,同时我们也提供咨询与诊断服务,通过大数据帮助客户进行预测性分析,减少质检人员的配置,降低成本。” 白世泰介绍称。
同时儒拉玛特还和其他专业机构协作开发出了一套渐进式智能制造落地实施应用规范,用于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高效制定智能制造策略、路线图并逐步实施。
在儒拉玛特看来,我国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水平方面。中国的自动化生产起步较欧美国家来说稍晚,虽然经过近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但在自动化生产制造设备领域,暂时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对此,儒拉玛特作为一个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同时在标准和规范领域的制定能力也在逐步增强的一家引擎企业,十分愿意参与其中,携手其他行业伙伴共同推动中国自动化设备的标准制定。”儒拉玛特愿意将我们近20年的经验总结成相应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分享给中国的自动化行业从业者们,为中国整体自动化制造水平的逐步升级贡献一份力。” 白世泰表示。
未来,白世泰指出,儒拉玛特将继续整合源于德国的工程及装配能力等,并结合在中国市场的灵活响应速度,推进核心技术的研发,比如针对新兴行业产品制造工艺的开发。同时进一步挖掘新赛道,携手更多的企业合作共赢。目前,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包含纯电动&混动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儒拉玛特也在积极布局,白世泰预计在这些领域儒拉玛特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以上。
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基于 “五化一力”战略规划的逐步落地,儒拉玛特将逐步发展成为一家旗下涵盖众多分公司/子公司的全球化的企业,并培育出在不同行业领域中的“领头羊”自动化企业,打造成一个纵向(行业)与横向(资源)互相贯穿的自动化行业的平台,构建自动化行业的生态圈,同时运用中国健康、透明的资本市场的力量,为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原标题:智能制造大潮下,儒拉玛特如何赋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