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自动驾驶公司造车,是入局还是破局?

来源:盖世汽车
2021/8/9 11:19:39
24561
导读:自动驾驶公司造车,业界早有先例。入局造车或许不失为自动驾驶公司的一条出路,只是想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实现破局并非易事。
  日前,业界媒体汽车之心报道称,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即将启动造车项目图灵智卡,由图森未来董事长、原CEO陈默带队。虽然图森未来暂未就此置评,但是在这个“全民造车”的年代,即便图森未来官宣造车,业界也并不意外。
 
  更何况,自动驾驶公司造车,业界早有先例。Zoox自创立之初就喊出要从头重新设计无人车,而不是在现有车身上搭载各种传感器。
 
  就实际情况来看,入局造车或许不失为自动驾驶公司的一条出路,只是想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实现破局并非易事。
 
  亟需寻找突破口
 
  大约5-6年前,大部分自动驾驶公司都在高喊某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即将于2020年左右落地。只不过在时间节点还没来临之前,曾放出豪言的企业几乎都开始“认怂”。2018年底,Waymo前CEO John Krafcik在WSJ D.Live技术大会上承认,虽然现实中已出现自动驾驶汽车,但是它们还远远没有普及。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随后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自动驾驶汽车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贝恩咨询公司曾于2018年预测,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将占30%的市场份额。现在,该公司已经将这一数字回调至4%-9%。
 
  诚然,无论是做Robotaxi,还是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或是难度更大的量产自动驾驶,量产和商业化变现都面临挑战。比如,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玩家对于主导权的争夺,使得合作之路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
 
  前段时间,在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问,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第三方公司合作。陈虹回复,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处尚且不论陈虹的“灵魂说”立论是否成立,但是很显然,整车厂已经明白自动驾驶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主导权,否则未来可能会被淘汰到产业链下游。
 
  一方面,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纷纷意识到必须重视全栈自研。这意味着,自动驾驶赛道“内卷”加剧。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曾表示,极氪将加大在新四化领域的研发投入和组织建设,打造智能化软硬件全栈自研能力。除了吉利,长城汽车宣布将全栈自研包括从底层BSP到上层应用层的所有软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基于SOA搭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软件平台。
 
  一直坚持全栈自研的何小鹏曾分享自己的思考,即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汽车时代,车企会成为自己在智能化上的一级供应商,原有智能化的一级供应商会退化为二级供应商。
 
  另一方面,想要自动驾驶和造车“两头抓”的IT巨头也不在少数,这就进一步加剧自动驾驶企业压力。新年伊始,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而实际上,百度又是国内较早涉足自动驾驶、汽车科技智能化的科技公司。早于2017年,百度便发布Apollo自动驾驶计划,旨在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6月,百度刚刚推出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目标是让出行比现在的网约车更便宜。
 
  基于现状,自动驾驶公司不得不思考未来的道路究竟要怎么走。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只是做技术方案供应商,那么自动驾驶公司在前装量产乘用车上面临落地和商业化瓶颈。当下,虽已有玩家落地L4,但主要还是应用于限定场景,且规模较小。而就前装量产乘用车市场而言,现有的L4并非刚需,且性价比低。所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主机厂恐怕都更愿意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加之法规和技术安全问题,这条路径基本就堵死了。
 
  如果选择做出行运营商,那么自动驾驶公司需要就车辆采购问题与主机厂进行磨合,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和质量保证。这一运作模式听起来更接近商业模式,但是仍然要面对前期投入成本高、后期变现周期长等难题。这里有个比较典型的例子:Uber于去年医疗卫生事件期间将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 ATG出售给初创企业Aurora。
 
  彼时,Uber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笔交易将加速公司在2021年底前实现盈利的步伐。言外之意:自动驾驶业务是其商业化路上的“绊脚石”。而实际上,在此之前,Uber也曾为其自动驾驶业务寻求各种选择,包括更多的外部投资。
 
  综上,造车对很多自动驾驶玩家而言,既是迫不得已,也是命运使然。
 
  造车绝非易事
 
  当下,多数自动驾驶企业都已意识到转型才能继续讲故事,AutoX便是其中之一。4月,该自动驾驶公司宣布投资智能出行品牌艾康尼克,以此主导并推进L4级无人驾驶量产车型的生产。
 
  虽然自动驾驶公司造车能够让故事继续讲下去,但是想要收获令人满意的结局绝非易事。2007年,乔布斯在第一代苹果发布会上引用图领奖得主的名言,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时至2021年,Alan Kay的这句话仍未过时。只不过,跟手机生产相比,进入汽车市场的门槛高得多。
 
  首先,这又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支撑梦想。Zoox落得“卖身”亚马逊的重要原因就是“缺钱”,即便在2018年2月,其还创下当时自动驾驶公司单轮融资记录。
 
  作为一项重资产业务,造车是烧钱巨坑已经毋庸置疑。在小鹏汽车完成A+轮融资后,何小鹏发出感叹: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那造车烧钱和自动驾驶烧钱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区别在于,前者能够继续讲故事。
 
  其次,造车不仅是比拼“烧钱”的速度。就自动驾驶公司而言,更擅长软件、算法相关;而就“造车”这件事而言,本质是不会变化的——融合无数个零件、汇聚各行业最尖端的科技,不断试验匹配和调校,这意味着新入局者需要耐得住寂寞、有韧性。换而言之,做自动驾驶和造车,这两条路径面对的考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造车这条路并不好走,所以在转型过程中,也有玩家开始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比如,此前专注于Robotaxi的自动驾驶公司也开始进军无人卡车领域。今年3月,小马智行首次公布卡车业务品牌名称——“小马智卡”。这标志着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领域,正式形成“自动驾驶乘用车+自动驾驶商用车”双轮驱动的业务布局。
 
  总之,必然也好,无奈也罢,造车可能会成为自动驾驶企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资本相继涌入汽车制造领域,未来充满变数,不排除将有一两家或两三家异军突起,胜出者将有胜出的理由。自动驾驶企业唯有发挥自身优势,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探索破局之路。
 
  (原标题:自动驾驶公司造车,是入局还是破局?)

热门评论

上一篇:物联网帮助出口商实时监控冷链货物

下一篇:智能机器人的定义和功能分类详细介绍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