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云从科技成功过会,或拿下“AI四小龙”第一股称号
- 来源:镁客网
- 2021/7/21 13:36:59
- 25222
“AI国家队”云从排队7个月:曾遭审核“中止”,如今首个过会
资料显示,云从成立于2015年,由周曦创立,孵化于中国科学院,最初以AI视觉扬名产业内外,如今定位为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目前主要业务布局在智慧金融、智慧商业、智慧出行和智慧治理这四大场景。
成立至今,云从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3亿元人民币。
相较于“AI四小龙”的另外三家企业,云从的总融资金额虽不算拔尖,但是投资者阵列却十分“惹眼”,不但有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盛、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而且还有工商银行、海尔金控等产业战略投资者。
也因此,考虑到公司和创始团队的中科院出身,以及资方中带有“国字头”背景的产业投资与地方基金,业内有时候也将云从称作“AI国家队”。
去年12月3日,云从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此次上会前,其共接受了两轮问询。其中,云从的首轮问询涉及29个问题,覆盖失控人及特别表决权、股东、员工股权激励、持续亏损、产品、行业特点及市场竞争状况等。
第二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心公司核心技术、数据来源及其合规性、主要产品、行业特点及市场竞争状况、贸易保护政策、预计持续亏损等21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云从的上市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与另一家“AI四小龙”企业依图一样,云从也曾经遭遇“上市审核中止”。
3月的最后一天,上交所公告称: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四条(六),本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彼时,恰逢科创板“收紧”上市标准,包括云从、依图在内的多家企业都遭到碰壁,其中不乏云知声等明星企业。不过相较于已经“终止上市”的依图,云从还是幸运的。
今年6月2日,上交所公告称:
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六条,《审核规则》第六十四条(六)所列中止审核情形消除,本所恢复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审核。至此,排除“中止期”,从上市受理到过会,云从用了5个半月。同时,云从也成功“超车”依图,成为“AI四小龙”中第一个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的企业。
上市前后,盈利与持续亏损仍是“问题”
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这意味着云从完成了上市前的“大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公司层面,云从就“安全”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多数AI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短期内无法盈利。
从招股书来看,2018-2020年报告期内,云从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3亿元、7.8亿元、7.51亿元;对应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71亿元、-6.9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而落实到具体业务,云从还有一点是颇为令人意外的——主营业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远低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毛利率。
具体来看,2018-2020年,人机系统操作系统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75%以上,符合大众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毛利率的普遍认知。但再看人工智能行业解决方案,3年内均未超过30%,甚至还出现过17.76%的低值。
作为对比,再看其他同行,云从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也是偏低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主要原因在于云从人工智能家决方案的三大收入来源之一,是向第三方采购的软硬件。
不可否认,采购第三方软硬件再提供给自己的客户的收入对于云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收入贡献比例是较高的,但同时,这一细分业务的毛利率也是较低的。
在报告期三年内,这一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06%、1.75%、7.51%,远远低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他两个收入来源自研软件及服务、智能AIOT设备的80%、30%。
对此,也有大型券商TMT研究组负责人指出,在业内,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相关业务的毛利率达到50%并不奇怪,而如果毛利率低到15%左右,只能说明所谓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是“以系统集成为主”。
显然,云从想要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就得削弱自身对于第三方软硬件的依赖,同时扩大自研技术与服务的覆盖面。
此外在市场竞争层面,就如同云从自己在招股书中所披露的:
“公司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易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也面临着海康威视等视觉设备厂商推进对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转型的挑战,整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与前者的竞争中,云从的竞争面包括核心算法技术实力的比拼,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较量,而与后者的较量中,在硬件研发和供应链研发原就相对较弱的前提下,随着海康威视这类传统厂商对产品智能转型的推进,云从的算法优势也不再如初期强势,所能做的,也只有在行业解决方案迭代速度较快的当下,不断寻求和调整差异化优势。
而差异化优势的形成,也需要人力、设备与资本的投入,对于短期内无法盈利、甚至主营业务毛利率被拉低的云从而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与压力。
一旦云从成功上市,盈利能力就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届时,云从也将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考核”。
“AI四小龙”冲刺IPO:1家过会,1家排队,1家终止,1家沉默
提及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AI四小龙”必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可以说,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的初期,他们是国内人工智能水平的象征,也是资本向人工智能产业聚拢的典型。
而在冲刺IPO这件事上,比如商汤,虽然自去年下半年就有传闻成它将在港股上市,就在今年初,还有消息称商汤已经在内部开会启动A+H股上市。但对于这些消息,商汤对外一致口径: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相较之下,另外三家就“透明”的多。
商汤之外,旷视、依图、云从3家最终选择了科创板。其中,旷视是在港交所IPO失利后将目标转向了科创板,依图和云从则是首选科创板。
而就提交上市申请的受理顺序来看,依图是第一个,紧接着就是云从和旷视。
原先的情况是,不出意外的话,依图最后可能成为“AI四小龙”中较先IPO的那一个,且市场对其突围的期望也并不小。
然而意外就是这么的突如其然——今年6月30日,依图“终止”IPO,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依据消息,依图似乎已经开启境外上市方案。
如此一来,目前“AI四小龙”中明面上还在冲刺IPO的就剩下了云从和旷视。
眼下,云从科技已经成功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距离敲钟上市只有一步之遥。
再看旷视,眼下实现弯道超车是没机会了。如若顺利,它或将成为继云从之后,第二家在科创板敲钟的“AI四小龙”企业,也有可能是第二家成功IPO的。
(原标题:刚刚,云从科技成功过会,或拿下“AI四小龙”第一股称号)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