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像“接头”,3D打印凭实力“入职”文物领域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编辑:林中易木
- 2021/5/7 14:15:23
- 43073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我国拥有丰富而多样的文物遗产,其中就包括各种佛窟。但由于岁月的侵蚀,以及一些盗贼作祟,不少佛窟中的佛像损毁严重,修复任务任重道远。好在,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正成为拯救文物的全新力量。
所谓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其通常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各种可粘合材料,来实现对物体的打造。具备打印简单、材料环保、应用灵活、精准度高等多样化特点。近年来,3D打印在各行各业应用极为广泛,尤其在文物领域,更是备受青睐。
日前,在央视报道的龙门石窟“无量寿佛”身首合璧新闻中,就让我们看到了3D打印在文物修复方面显著价值。据报道,去年9月份,龙门石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们通过3D打印技术采集数据、建立模型、重塑佛首,让一尊建造于唐代的无量寿佛得以复原、身首合一。
据悉,这尊佛像建造于公元前700多年,于上世纪20年代遭盗贼窃走佛首,后虽然追回佛首并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但由于多方原因无法回归到佛像本体之上。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员们便计划通过自制佛首进行修复,而3D打印技术恰恰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和支撑。
在文物修复方面,3D打印堪称“神工巧匠”。佛像借由人手工修复,可能会面临技术难题,或者修复不够准确。但3D打印通过对原物体的数据扫描、收集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的建立出三维模型,并利用相应材料打印制造出来,不仅修复十分轻松简单,而且质量颇高。
当然,3D打印对于文物的加持并非只体现在修复领域。在文物保护方面,其也同样拥有“神奇功效”。我们知道,一些文物由于材质特殊,保存条件过高;一些文物由于占地较大,保存也不容易。此时,3D打印也可以为文物打造“贴身外衣”,让文物保护变得更加简单。
例如在今年3月份的三星堆发掘过程中,由于挖掘出的青铜器遇到氧气就可能化学反应受损,专家们便利用3D打印技术为其特意打造了一个保护套。据专家们介绍,该保护套因为特殊材质制成具备粘性,所以比贴薄膜和软布效果都要好,对文物起到了绝佳保护作用。
此外,在文物传播方面,3D打印技术也具备“神秘手段”。面对一些文物因保护需要无法对外传播时,3D打印便可以通过复制品的形式,让游客一饱眼福,与文物近距离接触。透过3D打印,人们甚至还能亲自打造文物,其中的体验和乐趣无疑进一步提升了传播的效果。
不过,虽然3D打印入职文物领域作用巨大,但现阶段3D打印毕竟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打印技术、打印材料、打印方式等都还需探索与精进。未来,倘若我们期望3D打印对于文物领域的推动和变革作用,能够进一步凸显与深化。我们还需加速各方面发展的成熟与完善。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