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汽车行业跨界合作日益频繁自动驾驶座椅引玩家青睐

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2020/10/22 16:17:45
44256
导读:随着物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各大厂商追逐的明确目标。汽车座椅对于整车来说意义重大,电子电气与汽车座椅开始实现融合,智能化座椅也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走向。
  智能制造网讯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为缩短开发时间、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汽车行业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跨行合作活动也越来越常见,这一现象同样在座椅行业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7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和博泽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专门生产座椅、座椅结构和座椅零部件,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SITECH将成为合资企业的一部分。此后不久,北汽与佛吉亚也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将首先为北京现代及北汽旗下自主品牌提供座椅骨架、汽车整椅、座椅发泡及座椅头枕等产品。
 
  据外媒报道,去年10月保时捷研发自动驾驶多模式座椅技术,并为其申请了专利。据悉,这一技术可将座椅设定为“专用驾驶”姿势、“工作”姿势、“放松”姿势等多种模式。其中,“专用驾驶”姿势允许驾驶员能够掌控方向盘,便于驾驶员操控车辆;“工作”姿势确保驾驶员处于坐直的状态,但驾驶员与方向盘的距离较远,方便驾驶员进行工作或阅读,留出更多的空间。
 
  此外,李尔的智能座椅可通过姿态的主动监测以及传感器反映的相关信息来主动调整座椅的姿态,提升驾乘人员的健康水平。在舒适性领域,李尔通过新一代的面套技术,以及气囊、发泡支撑件的技术等,使得座椅能更好地符合驾驶人员的需要,可以使得这种包裹感更强,或者说更加地舒适,并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来实现调整。
 
  在自动驾驶时代,消费者真正追求的是“安全而舒适的空间”。对于汽车座椅而言,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为其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如座椅大的倾角变化引发的车内布局及安全问题、软件的新增开发应用、创新与成本之间的均衡等。
 
  虽然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挑战诸多,但业界要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是明确而坚定的。当前,车企正在大力推动自动驾驶产品的研发。不过,想要实现不需要人类介入的完全自动化驾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车辆完全了解环境、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相应动作、确保汽车本身安全和信息安全。
 
  为分析人士认为,接下来自动驾驶功能会从SAE L3级高速巡航、自动泊车等细分场景向全时段全场景自动化逐步完善,逐步解放驾驶员的工作与注意力,从而延伸出更多智能座舱体验的可能性和丰富性。
 
  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普及,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消费偏好将逐步升级,中低端乘用车的功能性及舒适性会逐步提高,未来乘用车必然朝着低端中配、中端高配的方向发展,汽车座椅市场容量增速也有望实现飞跃。
 
  一个小小的座椅,内部蕴含着无数高科技成果。它再也不是为单纯的乘坐而存在,而是已经与行车形式的安全性、舒适性息息相关。未来的汽车座椅,舒适度将进一步提升。人体工程学与新材料的使用,将努力达到让乘客感觉平稳、轻柔的乘坐感受。
 
  同时,如果座椅体积太大,将会挤占不小的车内空间。因此,未来座椅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还会注重进一步降低重量,保证舒适度的同时降低体积,这对于许多车企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就能看到更多自动驾驶座椅新品,并有机会体验一下哦~

热门评论

上一篇:摆脱进口依赖,国产传感器逐步崛起

下一篇:3D打印产业“多点开花” 汽车部件制造蓬勃繁盛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