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个无人驾驶汽车,车企和ADAS供应商分别需要做什么?
- 来源:智车科技IV
- 2020/10/7 8:03:10
- 22031
“自动驾驶技术”是IT行业对汽车行业的一次主动跨界,所以你才会觉得“无人驾驶”的气质那么像IT,因为无论从技术还是媒体宣传,几乎都是按照IT界的玩法来的,特点就是新闻多、玩概念的也比较多、风口比较多,可能成功,当然,也可能过两年就黄了……
IT行业试图将汽车行业统领在自己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概念之下,但是,由于汽车事关人命,汽车产业和国民经济关系巨大,所以,互联网的这种玩法,势必也会遭到汽车安全领域现有规则的质疑和抵触,至于结果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无人驾驶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当前技术水平下,它的正式名称等同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小名ADAS。
ADAS系统包含信息采集设备和ADAS控制器,信息采集设备主要是各种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一堆东西,ADAS控制器就是一个控制器,负责处理这些摄像头、雷达信号,并对车辆发送“转弯”、“加速”、“停车”之类的控制命令。
说着简单,但是做起来还是有很大工作量的。
接下来,我们直奔主题,我们看看,搞一个无人驾驶汽车,车企和ADAS供应商分别需要做什么。
对于车企而言,显而易见,需要开放车辆的控制接口,把之前由驾驶员进行的各种操作,比如踩踏板、打方向盘、踩刹车、打转向灯等动作,转换成由ADAS控制器来发命令,去控制。
一般而言,车企需要和无人驾驶供应商对接好CAN协议,并对人工操作的机械运动部件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比如给踏板增加一个伺服电机,让它根据ADAS控制器的命令来控制踏板踩下一定的深度。
对于ADAS供应商而言,说实话,需要做的工作比较多。总体而言,供应商需要开发ADAS控制器的算法,对采集到的多种传感器信号进行正确的处理,并控制车辆作出合适的动作。
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讨论一下,ADAS的HIL测试,应该怎么做?
谈到这个问题,车企的朋友们难免会忧桑,因为这种技术集中度非常高的、深度大、广度小的产品系统,测试工作事实上主要是由供应商来做的,车企很少有能力做,而且即使做了,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还是要依据供应商说的来。
坊间流传着一个段子,说某个车企,打听到了博世ESP部门用的是ETAS的HIL做测试(其实这个根本不用打听,猜都能猜得到,同属于一个集团的嘛),然后兴冲冲地买了一套ETAS的HIL设备,准备等ESP系统到货之后,做一下ESP系统的HIL测试。结果博世ESP部门说,“我们都做好了,你们做啥做?不用做!”“你们想做你们就自己做,但是我们不会提供任何支持!”,然后这个车企就傻眼了,买来的HIL就成为摆设了。
可能博世ESP部门觉得车企做ESP系统的HIL意义不大,还浪费时间~
对于ADAS系统而言,大多数车企的处境相比ESP的例子,好不到哪里去~
ADAS控制器的算法是其核心,这是一个需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优化、大量测试之后,才敢上车的控制器软件。车企所做的ADAS测试,覆盖率太低,也很难找到连供应商都还没有发现的bug。而且,ADAS的这些算法源码,车企一般是拿不到的,所以由车企去优化代码也有一定的操作困难。因此,倒不如好好对接、配合供应商,借助于实力较强的供应商的N多项目经验、技术积累,确保ADAS系统成熟可靠!
当然,这个做法不适用于部分决心在ADAS控制算法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理想远大,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去自主开发ADAS算法。不仅要超越竞争对手车企,而且还要超越竞争对手车企的供应商,从而彻底拉开差距,让对手再也没有机会。但是这样的企业好像不多,大家可以留言,看看国内有多少这样的企业,自主开发ADAS算法并用到量产车上的。
我们再看看,ADAS系统HIL测试领域的几个模式。
第一个模式,高校科学研究,或者企业样板工程,主要供实验室演示使用,或者写论文做研究,基本不具备实车应用价值,我们称其为“王子”。
这种ADAS HIL测试,其重要的特点是,它不需要实车录制的视频文件,它的“场景”,是由一个叫“场景软件”的东西生成的。如果您不太理解场景软件的用处,那您想象一下考驾照时候用过的驾驶模拟软件,你在屏幕上所能看到的,就是“场景”,这个软件,就可以称作一个“场景软件”。
场景软件把生成的“场景”,转化成视频,然后,通过视频注入板卡,把视频发送给ADAS控制器。ADAS控制器对其进行处理之后,会把对车辆的“转弯”、“加速”之类的命令通过CAN总线发给场景软件PC,场景软件控制汽车在场景中实现“转弯”、“加速”等动作,就可以实现“基于场景软件的ADAS无人驾驶”了。
这是一个几乎不具备商用价值的ADAS测试方案,因为它的信息来源就不是真实的驾驶环境,而是由“场景软件”生成的。视频图像质量非常理想化,没有雪花毛刺,没有雾霭蒙蒙、电闪雷鸣,没有行人突然闯红灯,也没有宝马车灯突然亮起,甚至整个赛道都没有别的车辆……
这样一个ADAS测试方案,主要应用领域还是高校理论研究,这种理论研究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商用,而是为了在某一技术点上,取得研究突破,发现新方法、新理论,为产业界、工程界提供理论支持。
当然,企业也有可能使用这种ADAS测试方案,但目的主要是为了样板工程建设、演示,对实际车辆开发没有多大用处。
第二个模式,商业应用的ADAS测试。其大的特点是,抛弃了“场景软件”,改用实车录制的视频图像数据(以及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信号等等),相对辛苦一些,我们称其为“草民”。
此种模式下,ADAS测试方法也有多种,简单地说,比如学习、训练;复杂了说,比如人工标记。
所谓“学习、训练”,就是由人工开车,车上装一些摄像头,跑个几百几千公里,然后把录像拿回实验室,让ADAS控制器去学习。ADAS控制器学习的目标,就是能跑出和人工驾驶同样的轨迹,其方法就是识别视频里面的各类物理,对ADAS控制器内部的大量参数进行不断地迭代、优化,从而终实现“仿生”驾驶,使ADAS控制器“计算”出来的轨迹,和视频中的真实轨迹相一致。
所谓人工标记,是一个更加细致的测试阶段,主要做法就是,对视频进行人工标记,由工程师先代替ADAS控制器,查看视频,并对需要处理的对策进行期望值标记。说白了,就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人工开车的时候,看到这样的视野场景,应该怎么反应,是加速还是减速,是转向还是刹车还是鸣笛,标记下来。把人应该有的正确操作,标记在视频的时间轴上,当然,这些“操作”,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往往以“信号变量”的形式出现。然后,我们就通过视频回放设备,把视频输入给ADAS控制器,然后在同一个时间坐标系下,核对ADAS控制器的反应是不是正常的(普遍使用自动化测试的方式),各个信号变量的值,对不对,从而为算法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几乎全部的ADAS供应商,都是采用这种“视频回放”的ADAS的测试方案,毕竟,软件算法是要上车商用的,虽不需要高深理论,但是要求工程上成熟可靠,搞一些场景软件来测试,可不行。
在这个领域,优秀的选手叫英伟达(NVIDIA),没错,就是你电脑上显卡的供应商,而且创始人还是个华人。英伟达这个公司几乎包揽了全世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所有的进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更是当之无愧的,百度、华为、特斯拉什么的,在这个领域全是它的小弟。
摄像头和ADAS控制器之间,传输视频所使用的协议类型一般为LVDS(low voltage differ signal),比如GMSL、FPDLink、APIX等协议。在摄像头端,通过serializer模块,把YUV、RBG等数据转换成APIX协议数据,到了ADAS控制器端,通过deserializer模块,把APIX协议数据还原,给ADAS控制器进行处理。
我们在做ADAS控制器的测试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模块(视频回放板卡),把视频文件转化成LVDS协议信号,发给ADAS控制器,用于训练ADAS控制器,或者用于对ADAS的控制信号进行比对(对于车企而言,虽然做ADAS无人驾驶测试,比不上ADAS供应商,但是,也是值得去尝试的,有利于车企建立这方面的能力)。
当然,这种LVDS协议信号仿真模块,其意义不仅仅是针对ADAS测试,它对车载多媒体模块、仪表、中控等各种需要传输图像、视频的模块,都非常有用,它既可以仿真信号源,也可以仿真信号接收处理模块,可以协助工程师在缺少对端模块的情况下,通过仿真来完成对自身模块的测试。
按照我们对HIL本质的理解,HIL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系统,在缺少“周围件”的情况下,通过板卡或设备模拟出“周围件”,形成一个有机的交互体,都应该称作HIL。我们通常概念中针对发动机控制器ECU、VCU、BMS的HIL,只是HIL针对多管脚单片机控制器的一类应用而已。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