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迎来爆发,3000亿庞大市场如何变现?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编辑:林中易木
- 2020/6/18 11:13:27
- 61248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0年底14号国家标准公告,批准23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国家标准《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据悉,该标准实施日期为2021年1月1日,届时不仅我国无人机电池技术将迎来进一步规范,同时氢燃料电池产业也将迎来全新发展。
说起氢燃料电池,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其实,氢燃料电池就是一种用电化学反应方式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氢能具有高效环保、应用丰富、可储能运输的显著优势,因此以其为原料制成的燃料电池也能避免污染物排放,并且持久供能。
氢燃料电池愈发受到重视
近年来,发展氢燃料电池已经日渐成为我国聚焦的一个重点。一方面,由于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我国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环保用能需求下,能源变革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以来源广、转化高、零排放为特点的氢能制作电池成为首选。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无人机等的不但发展,解决相关续航、安全、环保等问题也促使人们加大了对氢燃料电池的关注。因为相比动力电池和其他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不需高温转化,而且转化效率更高,基本无污染物排放,只要有氢供入便能持久提供电能,优势相对明显。
基于此,目前我国政府也是加大了对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的政策指引。例如2019年,氢能源便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同时今年4月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也将氢能首次写入法律之中,使其成为与煤炭、石油、核能、风能等一样的能源。这些顶层设计为产业发展提供利好。
除此以外,各省市地方也在积极跟进相关规划与红利。例如天津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大连市编制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也提出要打造国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试点示范城市。
而在企业端,大量车企和无人机企业也在不端加速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与布局。目前,包括上汽、宇通等在内的车企都已经推出相关氢燃料电池车,韩国现代也在加大氢燃料电池技术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丰田、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亿华通等六家企业还合作设司,共同推动其普及。
总而言之,出于能源变革和产业需求的两大推动,当前我国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大门已经开启,国家与地方政策的不断出台,彰显了我国对氢燃料电池的高度重视,同时应用端企业们的大力布局,也体现出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未来,氢燃料电池或将趁势崛起,并迎来广阔前景。
广阔前景变现需补齐短板
那么,这个广阔前景究竟有多大呢?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市场已有40余家车企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市场上曾出现50多款相关车型,25家相关系统集成商,并有20多个省市发布相关政策与规划,投入资金超过800多亿元。同时在产业链方面,制氢产值超160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当前产业市场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而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十年我国氢燃料市场空间还有望达到3000亿元以上,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不过,要想将如此广阔的蓝海市场变形也并不容易,因为目前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问题。
去年6月份,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曾发布过《长三角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创新发展白皮书》,对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分布、产业链发展以及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其中显示,我国氢能源市场规模虽然很大,但产业链、成本、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等尚待突破。
具体而言,发展氢燃料电池首先需要解决氢能源制造问题,其次还有氢能源储运问题。但目前我国在氢能源制造过程中损耗和污染比较大,同时储运也比较难,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产业发展阻碍较大。而造成该方面的原因,则是产业链发展与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人们对产业认知不足。
一方面,我国无论在电池系统的底层技术还是系统集成领域,均处于追赶状态。产业链上很多核心零部件无法实现国产,或是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层面给予燃料电池一定重视,但地方政府对技术不了解或不认同,行业与民众普遍缺乏正确认识,这些制约行业进程。
基于此,未来我国要想将千亿蓝海真正变现。不仅需要从氢能制造和运输相关技术与设备入手,打造自身核心技术,形成完备基础设施,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与行业民众对产业的认知和认同,避免将制氢、储运、加氢站建设等项目盲目划分至“危险项目、污染行业”等队列之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