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回避两大命门!科创板如何破局?
- 来源:福卡智库 王德培
- 2020/3/3 8:49:32
- 23000
今年以来,科创板表现持续亮眼。
据统计,截至2月20日,86只已上市的科创板个股总成交额为6588亿元,日均成交额293.76亿元;86只科创板个股平均涨幅为63.89%,15只个股股价涨幅超100%。
其中,有6只个股股价涨幅超过200%,特宝生物、映翰通、东方生物、洁特生物4只个股的股价涨幅均超300%;2月5日挂牌科创板的东方生物,则以586.9647%的涨幅暂居上市首日涨幅第一的位置。
总体上,尽管主要股市纷纷下跌,创业板依然“风景这边独好”,2月份创业板指大涨7.46%,居首位。
01、科创板被寄予众望
相较于中小板花费5年,创业板酝酿了10年,科创板从宣布设立到正式开板仅历时221天,开板到开市更是只有一个多月。
中国之所以如此光速推出科创板,首先就在于创新驱动已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就是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战的比拼已愈演愈烈,当下中美技术碰撞未止,近期关于美国禁止通用电气对华出口航空发动机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尽管中国在量子通讯、航空航天等局部领域弯道超车,但仍集中于应用科技而弱于基础理论。
从中美股市的利润点看,相较于美国重在信息、科技、医疗,而中国企业利润却集中在金融和房地产上,发展的偏态更加凸显培育更多科创企业以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其次是以科创板的增量改革推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
一是通过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发行上市来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机制,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
二是在股市改革举步维艰下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不单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从试点注册制到形成退市常规渠道,增量市场的制度创新一旦成功,就可复制可推广到有效“格式化”整个资本市场。
由此,科创板既肩负国家战略布局,又是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还是资本市场的改革试验田,更成兑现市场经济的风险测试地。
02、其他四板存在的缺陷
资本市场是科创的催化剂。
但对于科创企业,A股主板的条件太严,没那么容易上市,才让创业板开市,再到中小板、新三板,“中国的纳斯达克”喊了十年也没做成功。
股市的诞生多为帮国企脱困而融资,倾斜于国企、倾斜于圈钱,已刻在A股骨子里,自然疏于市场规则、重在部门权力,何谈正常市场机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
每次国家经济有难,为国接盘几成惯例,股市不单是国有银行浴火重生之处,还成了金融扶贫的政治手段,更是为实体经济输血的工具,股民们可被各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害惨了,即便证监会领导抓妖精处罚害人精,也挡不住股市十年零涨幅。
更何况,相较于美股成立130多年终也只留下3000多只股票,且其中70%的公司经过轮换,中国A股两市成立30年上市股票已高达3760只(截至2019年末),平均一年上市百余只、退市却仅1—2只,如此“只进不出”又如何保障上市公司质量?
再看2004年和2009年分别推出的中小板与创业板,尽管中小板是创业板的过渡与前奏,两者均以纳斯达克为蓝本,但怎想放松了审核条件,却仍受制于主板那套规则,并以工业经济背景下的商法、公司法苛求未来科技先行,逼着中国具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出走美国。
没了真正拔尖的苹果、微软们,徒留一帮讲概念圈钱的乐视、暴风们,中小板与创业板的沦陷也就可想而知。
更别提,2013年开始运营的新三板经历2015年的快速扩容与2016—2017年震荡式整理,尽管上市门槛和财务规范都很低,但2018年超过90%的企业处于基础层(投资者无法识别真正的好公司),超六成股票没有成交量,2019年已有1225家公司主动或被动摘牌,正陷入无交易、无投资、无流动的窘境。
新三板放宽了标准却卡死了交易,左右不是,后竟走在了自我沦陷的路上。如今再上科创板,被赋予为第五个全国交易型市场,正是希望其能克服前四个板的所有缺点。
03、科创板集制度创新于一身
于是,科创板一出来,制度创新就从发行到退市遍及“全生命周期”。
一方面,科创板标新立异地以五个IPO通道(以营收规划、市场估值及成长性为参数)容纳那些成长性好却连年亏损甚至没有营业收入的创新企业,扶持“高精尖”新经济的力度前所未有;
另一方面,科创板也设立了四大类退市规范,尊重投资者的话语权,让投资者可以将垃圾股赶出市场。
如此“宽进严出”无疑是向纳斯达克看齐,不仅在网下询价方面实行IPO定价市场化,淡化行政干预,让传统市盈率估值定价失去性,而且新增盘后固定价格交易,重点突出市场规则,更重在国资重器。
从中国通号到华润微电子等15家央企登陆科创板,尽管占比86家已挂牌上市企业数量不到20%,但国资委已表态将梳理出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央企登陆科创板,由此可见国家在科技核心行业的布局。
一旦央企先行,多的是地方国企嗷嗷待哺,也难怪市场担忧“为国企帮困”换个小马甲又打算在科创板上岸了。
04、科创板两大命门
科创板自然不能重蹈覆辙,仅是试点注册制从发审到问询,就是对原有审批制的极大进步。
但问题是自上而下的权力审核实质未变,也只不过是从证监会下放至上交所并增添了2个委员会(上市委和咨询委),以问询质疑来变相审核罢了,这与注册制的本义还很远,此其一。
其二,科创板企图运用所有市场经济的手段促其版本升级。
不止于发行价采取市场化定价,而且首周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从10%提高到20%,旨在通过充分换手大大缩短寻找均衡价格的过程,说白了就是随你怎么炒,提速“价格发现”,把公司的价值完全交给市场来判断。
这在市场机制完善的纳斯达克确实曾是这么玩的,还玩得风生水起,才让资本培育出了苹果、微软们的庞大帝国。
但别忘了,美国市场经济走到金融的高形态,终还是误入歧途导致产业空心化。一味让市场自己说了算,将暴露资本逐利的本性,甚至不惜为暴利铤而走险。
成熟市场机制的美国尚且走火入魔,从计划经济半道上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当下却急于兑现市场反应,承认市场力量,获得市场认可,认为让市场充分投机、自由竞争就是市场经济。
却不知,中国的大问题恰恰是市场化不充分、不平衡乃至错配缺位,因而才提出“要让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中国股市在两个原教旨(计划行政权力原教旨与自由市场主义原教旨)作祟下本就是重灾区,科创板若一味学习美国,反倒可能异化了初衷,陷入金融原罪的黑洞之中得不偿失。
05、未来改革的三大空间
如上所见,科创板难以回避这两大命门,恰恰需要从战略视角来端正对待市场经济的态度,与其让科创板陷入“自我膨胀、自我炒作、自玩自的”,不如回归市场经济的“原教旨”——优化要素配置的“初心”。
当下科创板突破前四板的历史局限,相比前四板可谓前进了一大步,但背负两大命门恰恰意味科创板并未真正破局,而直指命门的核心调整,将成就未来改革的三大空间:
首先,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
从注册制的本义看,主管部门只能对发行人递交的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核,实质性判断需交给市场自己选择。
科创板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社会便利,让发行企业自主上传所有相关信息披露材料,利用线上“人肉搜索”、网络举报等来辨别企业好坏与价值,以此督促上市企业按规则全面充分地披露信息,保障资料完整、真实和准确,在三公原则下让市场选择,进而真正回归注册制。
其次,所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即重在要素优化配置,而非投机炒作。
国家早已明确“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这意味科创板要以制度建设遏制市场的投机炒作,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来甄别科创真伪,用资本来培育科创企业,说到底是要发挥市场的要素配置功能。
因而,科创板需建立规则明确、奖罚分明、进退有据的市场制度,并在市场化和法治化、商业秘密豁免与充分信息披露间做好均衡。
一旦发现企业造假,“一票否决”不说,更将进入信用黑名单,罚到不敢再造假,如此市场资源自然流向优秀企业,也将真正兑现“股票不是用来炒的”。
后,前四板之所以多年未有突破,就在于只想着为企业融资而不顾股市自身的投资功能。
对此,未来不管是退市常态化,还是严打财务造假和市场操控,形成集体诉讼与股民赔偿制度,都寄望于科创板先试先行,从倾斜于上市企业圈钱转向均衡于投资人利益保护。
科创本就是九死一生的高风险,大量企业或难逃市场的剧烈震荡,只有经历市场考验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科创明珠。
若真如上般改革,相信科创板将从量变到质变,或让“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股市迎来真正转机。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