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未来养老得靠谁?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编辑:林中易木
- 2020/1/14 11:38:48
- 45916
近期,有关我国养老保障的话题颇具热度。
在13日举行的“银行保险业运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风险工作会议”上,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便被正式提上议程。
银保监会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加快养老保障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改革顶层设计,争取将第三支柱改革纳入国家重大改革内容,发展为国家重点战略。
与此同时同一日,政府也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正式公布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并计划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据悉,该标准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其明确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红线”,将有利于防范、排查和整治养老机构服务中的安全隐患,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刚一开年,为什么不管是行业还是政府,都围绕着“养老保障”添砖加瓦、大力建设呢?
因为近年来,伴随着老龄化现象和趋势的不断凸显、加剧,“养老问题”已经着实让我国举步维艰、头痛不已!
当前,我国人口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口增长的问题已经显现,生育率的持续走低正导致我国老龄化压力不断加重。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为1952年该数据存在以来低;同时,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同样为1961年以来低。
逐年走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一方面造成了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国家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也使得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减少,国家发展和养老保障面临困境。
为应对该种局面,与我国境遇相似的国家诸如德国、日本、巴西、韩国等,都采取了延长退休年龄或者老年人再就业的方式。他们希望老年人能承担更多责任,以此来缓解劳动力缺失的压力,减少国家的养老保障支出。
因此近些年,我国也加入到延长老人退休年限的行列之中。
只是,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对于老人来说却过于残酷,且不具备长期根治作用。
我们可以用韩国举例:
韩国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实际工作却是到70岁,而韩国人预期寿命为81岁。
很多乐观的韩国老人可能会认为还有10年时间自由支配,但事实却是,随着子女年轻一辈支持的减少,老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都会出现下降。
韩国曾经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5年间,认为应该赡养父母的韩国人比例已经从90%暴跌到了37%。也就是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鉴于此,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需要增加人口。但这也并不容易!
为了鼓励生育,过去数十年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砸了亿万资金进去,但效果都不明显。而我国从计划生育到开放二胎,也从政策等层面给予了人口增长以大力支持和推动,可现实显示人们的生育欲望也仍旧不高。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繁忙、房价上涨等,对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拔高了结婚生育的要求;以及医保、社保等福利的陆续完善,也降低了人们对“子女养老”的依赖,大家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总之,如果单纯寄希望于刺激人们生育欲望来解决“养老问题”,显然是周期长、收效慢且较为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妨采取解决问题的另一方办法,靠新技术。
例如当前大红大紫的AI、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技术。
现阶段,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虽然还无法打造出具备情感和高度仿人的装备,但投入自动化生产线中却能拥有相对成熟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实现“机器换人”,同样能减少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以及实现高效的智能化生产,从而使得年轻人有更多时间、国家有更多资源用于“养老”。
同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还能直接应用与医疗、养老等行业之中,成为提升养老质量、减少养老成本的重要工具。例如在韩国,首尔地区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便推出了预防痴呆症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对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升,以及降低家庭与国家养老资源支出都拥有显著作用。
除此之外,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同样也能给老年人生活和养老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自动驾驶加载在轮椅等之上,可以承包老年人的智能出行;而人脸识别则简化了老人的居住生活,强化了安全保障......
鉴于此,未来除了完善养老机制、加大养老保障、刺激人们生育,将相关资源投入到各种智能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之中,或许是解决老龄化问题和“养老问题”更加行之有效办法!大家不妨给予期待!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