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UAWEIHicar正式“上车”!
- 来源:盖世汽车网 熊薇
- 2019/12/30 13:43:25
- 26627
如果说传统手机与车机之间的投屏互联为互联1.0,那么HUAWEI HiCar则实现了手机与车机的互联2.0——不仅能在手机和车机之间建立管道,将手机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汽车,还能使汽车和手机、其他IOT设备之间完全互联。
作为华为面向汽车领域的智慧互联解决方案,HUAWEI HiCar自推出很多人便纷纷猜测,究竟哪款车型将“尝鲜”?
日前,答案终于有了:新宝骏RC-6。
12月29日,新宝骏正式对外发布首款搭载HUAWEI HiCar的量产汽车—新宝骏RC-6,并宣布自2020年3月起,新宝骏全系产品将搭载HUAWEI HiCar智慧互联解决方案。
据悉,新宝骏RC-6搭载了HUAWEI HiCar智慧互联解决方案后,可以与多达1.3亿的华为智能终端与智能设备完全打通,让汽车和手机、PC及其他IOT等硬件设备之间实现全互联。例如在手机、穿戴设备上订阅的服务或获取的信息,可以用于在车机上匹配服务,像有声书上车续听、日程待办上车提醒、路径推荐、加油站/停车场推荐等,从而给用户创造较佳智慧出行体验:
以手机为中心,体验随着人走,在家、车等场所无缝流转;
把手机和汽车的硬件资源、系统能力、服务生态快速融合在一起,让用户感觉所有设备像一个虚拟超级设备。
基于分布式技术,新宝骏RC-6可实现多项黑科技,包括手机与车机的简便连接、日程卡片一键导航、手势控制、视频通话、车内一键远程控制家居、车内摄像头疲劳检测、Android应用生态共享等,真正打通车主全场景下的信息,实现人-车-家的互联互通、无感连接和服务的无缝流转。
简便连接:无需用户主动操作,上车即完成车机与手机的自动连接。
日程卡片一键导航:识别用户日程信息,以卡片形式智能提醒,用户一键即可导航至目的地。
手势控制:汽车能“读懂”手语,一个手势即可完成相应的操作。
视频通话:利用车内的屏幕、麦克风、音响等设备,结合手机的5G通信能力,让出行沟通也能面对面。
远程控制家居:在车上动动手指就能远程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如电视、智能音箱、穿戴设备等,通过华为超级ID生态能力和AI使能,提升IVI智慧化水平。
疲劳检测:利用车内摄像头图像数据、华为手机的强大AI运算能力和手表/手环的心率传感器数据检测驾驶员的异常驾驶行为,保障驾驶安全性。
Android应用生态共享:将丰富的Android应用生态共享给汽车,构建用户体验在车内和车外场景的无缝流转和衔接。
华为在5G技术方面的深厚储备在此次合作中也将得到体现。众所周知,5G网络具有高可靠、高带宽、低延时等特性,可有效补齐车联网、自动驾驶在通信网络层的技术缺口,形成端到端的生态系统。正是基于这些优势,HUAWEI HiCar可为新宝骏的产品提供毫秒级、无需人工干预的极速无感连接,可实现超低时延、超低宽带的双向交互、矢量屏幕同步 、无损媒体流传输。
不仅如此,在HUAWEI HiCar的赋能下,车机与手机之间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连接,还有硬件层面的互助。比如车机可以共享手机NPU芯片的AI算力,将手机5G通信能力共享给汽车,而则手机可以共享汽车的通信天线。
据此前华为相关负责人介绍,HUAWEI HiCar智慧互联解决方案的核心是“4S重新定义互联”,这里的“4S”分别是Safety,Smart Connection,Seamless和Resource Sharing。
Safety: 将出行安全作为基线,在交互设计标准和技术实现中植入安全交互基因,并提供驾驶员异常行为检测等主动安全能力;
Smart Connection:无感连接,提供高速、极简的连接;引流手机用户到车;
Seamless Experience:车内和车外的一致体验,分布式核心平台能力。消费者不需要关注资源是谁提供,只享受提供的服务。举例:车外的音乐在手机上播放,入车连接后自动无缝接续到车机,音乐通过车机音响输出等。不同场景下的无缝切换,实际是应用和服务可以在多设备之间无缝流转;
Resource Sharing:硬件互助,例如手机AI算力共享;汽车有更好的通信天线,和手机的通信能力结合;导航的时候综合使用车机、手机GPS数据,更精确的导航;语音交互的时候综合手机和车机各自的优势,在语音唤醒、语音识别等能力上取长补短,达到单设备做不到的更好的效果。
目前来看,华为正在逐步将这些设想变为现实。而除了宝骏,据悉HUAWEI HiCar正在积极构建产业联盟,和各大生态伙伴及汽车主机厂紧密合作。截至当前,HUAWEI HiCar已经与沃尔沃、奥迪、上汽、长安、长城等数十家主流车企达成了合作,并在积极推进手机车机互联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统一,促进车载应用市场整体的快速发展,真正重新定义车主的互联生活。
(原标题: 华为HUAWEI Hicar正式“上车”!)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