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用于打假,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国家应支持!”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编辑:林中易木
- 2019/12/6 13:13:16
- 45821
现实生活中,“假”的东西太多了。商店购物可能买到“假货”;看书充电可能碰到“盗版、抄袭”;甚至连在网上充个浪也可能见到“假新闻”。“假货”、“抄袭”、“谣言”......这些敏感的词汇严重挑拨着人们的神经,不少人因此而饱受其害。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返假归真”呢?
如今,人们已经探索出了一个新手段,那就是“AI打假”!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其应用也是层出不穷。从进入金融、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肩挑重担,到与人类争夺棋坛霸主、游戏高玩、艺术英才等各种身份,AI所扮演的角色愈发庞大,其所展示给人类的能力也愈发强劲。
而基于AI强大的深度学习和数据管理能力,人们也是发现了其在打假方面的突出价值。日前,饱受质疑的莎士比亚著作《亨利八世》便在AI的打假下“现出原形”,证明了人们一直以来的猜想:该作品系他人代写,且代写人是一个叫弗莱彻的人。
据了解,《亨利八世》因为语言、情节等与莎士比亚一贯的风格不符,其出生一直饱受世人争议,包括我国梁实秋等作家在内,不少人都提出过该著作可能是他人代写的猜想,但却一直得不到有效证实,争议也是流传数百年、越传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捷克的研究人员利用开发出的一套文学风格分析算法系统,将该争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通过将《亨利八世》全文数据与莎士比亚同期作品和两位代写嫌疑人作品相比较,AI终依靠火眼金睛将这宗悬案盖棺定论。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AI对于文学作品“打假”的重要作用。对于当前盛行的“抄袭、盗版”等侵权行为来说,AI如果能从数据层面进行一一的比对和辨伪,这无疑将大大简化和提升人们的维权工作与维权准确性,让知识产权得以受到更多保障。
而在这一层面,阿里巴巴也是早早的便开启了探索。据悉,阿里曾利用沉淀了20年的数据打造了一个假货数据库,并借此开发出了一个“知产保护科技大脑”。该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现对96%的疑似侵权链接进行发现和打假,有效挤压制售假者的生存空间。
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上,“知产保护科技大脑”便从362支队伍的99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人工智能大赛的“创新之星”。同时,针对其在假货维权方面的突出价值,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院士也表示这是AI的一种很好应用,国家应支持此类技术创新。
当然,AI打假不仅可能针对知识产权和商品货物,在对一些谣言、流言和假新闻上,其同样能够发挥功效。目前,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阿里、腾讯等多家企业和机构已经开展了人工智能识谣工作。利用人工智能,能够大大提升识谣效率和准确性。
相关专家表示,AI识谣可自动及时发现可疑线索并进行认证,大大降低谣言可能带来的危害。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辅助人工审核,仅需极短时间即能对疑似谣言事件发出预警;同时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系统还可不断挖掘出不同类别谣言的特性,实现对各种谣言地深化学习。
与此同时,去年10月份,麻省理工学院也宣布了一个新项目,表示正和脸书联合研发一个人工智能,旨在识别虚假新闻在传播之前的来源,或可能将不可信赖的新闻信息自动分类。相关负责人表示,虚假新闻往往从选题、文字表述到配图都具有强煽动性,危害不容小视,AI的介入将有助于实现对这些虚假新闻的杜绝和秒杀。
总而言之,现阶段不管是将AI用于鉴别虚假新闻、虚假图片、虚假文学艺术,还是用于鉴别虚假商品,AI都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作用和价值。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说,这样具备创新性和有益性的技术应用,我们已经给予支持和肯定。
虽然目前AI打假对于数据采集和学习要求很高,也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但作为一个兼具现实作用和远大前景的应用来说,我们应该对其保有信心,并满怀期待。不知各位读者又对AI打假怎么看待呢?欢迎大家留意探讨!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