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这两座山,飞行汽车便离我们真的近了!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编辑:林中易木
- 2019/8/7 15:02:06
- 45831
针对自古以来便有的一个飞天梦,人们已经研制出了飞机、火箭、热气球、滑翔伞等多种飞行工具,而如今又再度聚焦飞行汽车。
8月5日,日本电气公司便成功试飞了一辆形似无人机、装有四个螺旋桨的“飞行汽车”,该飞行器在3米空中平稳盘旋了大约一分钟,让我们渐感飞行汽车越来越近。
飞行汽车,顾名思义便是既可在陆地奔驰、又可在天空翱翔的两栖出行工具。
1917年,美国人寇蒂斯研制出首款飞行汽车Autoplane,开启了飞行汽车的研发探索之路。当时,该车虽然未真正飞上天,但寇蒂斯依然被尊为了飞行汽车之父,往后100年里飞行汽车也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时至今日,飞行汽车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布局的目标,包括美国、荷兰、英国、德国等在内,都对飞行汽车给予了支持和青睐。其中,美国是对飞行汽车开放度大的一个国家,已向不少飞行汽车公司颁发了飞行和上路许可;德国也与部分企业签署协议,同样局部开展飞行测试;日本则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关政策和发展路线,计划2030年左右完成人在空中飞行的梦想。
而在企业层面,2017以来已有超过20个团队在研发飞行汽车。其中既包括波音、空客等老牌飞行公司,戴姆勒、吉利、丰田等汽车公司;也包括腾讯、谷歌、优步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部分初创企业。它们吸引了累计20多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将资本市场炒的火热。
在这些项目中,虽然大部分还处于孕育阶段,发展还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但少数几家资金背景较强的企业已有成型产品,比如奥迪-空客的Pop.UP NEXT、丰田的SkyDrive、Lilium的Lilium Jet等等。其中,有两家企业更是已经开始规划产品上市,讨论开启商用发展,它们分别是美国Terrafugia和荷兰PAL-V。
美国Terrafugia是在国内关注度颇高的一家飞行汽车公司,其成立于2006年,并在2010年和2013年分别研发出了量产飞行汽车Transition以及概念车TF-X。2017年,吉利以6亿美元全资收购了该公司,使其成为中资控股企业,之后积极为其寻找商业化落地应用的机会和场景。
自2018年10月开始预售飞行汽车产品之后,公司负责人表示,2019年将迎来具体的交付行动。首款量产车型Transition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将由位于杭州临江工业园的工厂生产并试装,主要面向美国市场私人消费市场。而第二款量产产品将是一款四座飞行汽车,预计2023年引入商用市场。
另一家企业荷兰PAL-V也计划在2019年开启首款量产车Liberty的交付活动,初步定价为39.9万美元起。此外,车企中布局的戴姆勒也在2017年设计出了一种电动飞行出租车,并与迪拜交通管理局合作示范载运乘客,计划开展为期5年的运营测试。
综合来看,飞行汽车虽然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近,但其中也有不少的问题迎面袭来,比如法律监管问题、安全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噪音问题、成本问题等等。
飞行汽车要想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首先政府部门需要为其制定空域监管法规和机制,并加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法规和机制是飞行汽车进行安全应用的重要保障,其能有效维护空域安全、促进应用监管、避免安全事故。而基础设施则是飞行汽车规模化推广的关键所在,其能让飞行汽车真正走向商业化。
其次,企业也需要从技术层面对飞行汽车更加完善和全面升级,尤其是降噪技术。眼下,飞行汽车在低空飞行会产生非常大的噪音,这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长远来看,飞行汽车噪音若不能降低到现有的汽车层面,其未来的规模化推广将受到严重阻碍。
后,在技术提升的同时,如何解决发展初期的高成本问题也十分重要。飞行汽车企业能否通过融资、政府补助等形式渡过初期,也是影响飞行汽车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
因此,总的来说飞行汽车发展还面临不少的问题。技术成熟是一道难关,从小规模走向大范围推广又是一道难关。目前,飞行汽车虽然已经在加速攻克技术问题,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快速落地,但从技术验证、商业模式探索的所需时间来看,飞行汽车真正走向大众可能还需要等待不短时间。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