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电视产业发展如何“回春”?AI和5G缺一不可!

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2019/5/16 11:10:15
56574
导读:电视曾经记录了几代人的青春与快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如今电视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边缘化。
  电视曾经记录了几代人的青春与快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如今电视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边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电视是否还能够继续在你我的家中占据一席之地呢?如果可以,其又将靠什么来扭转局势呢?
 
  电视产业逐渐走入尴尬境地
 
  时间回到80年代,当时电视还是人们疯狂追求的“三大件”之一,家里如果能够有台黑白电视,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和多自豪了。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手机、电脑、ipad等智能设备的大肆崛起,电视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
 
  不少人家里的电视可能几天甚至几个月都不曾打开过,曾经不可或缺的明星产品俨然沦为了一个摆设。据美国2015年给出的一个报告结果显示,美国的无线电视从1997到2015年安装率始终处于上升态势,但使用率却越来越低。
 
  而这正是当前电视产业所面临的大尴尬。由于功能的可替代性,电视的节目观赏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轻视,很多人购买电视可能只是为了填补空白的电视墙,或者只是开着电视添个响,营造一个共通环境的气氛。
 
  久而久之,电视的重要性越来越边缘化,尤其对于年轻家庭来说,电视逐渐成为了一样可有可无的家电产品。而电视厂商为了挽回这些流失的客户,开始大肆烧钱“跑马圈地”,不断降价开启“价格战”,终导致了近年来电视行业利润空间的下降,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难。
 
  AI能否助力电视迎来新生?
 
  面对如此局面,老牌的电视厂商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因此在经历了降价尝试的收效甚微之后,他们开始从电视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来重新焕发出电视原有的功能色彩。
 
  而凭借着从空调、音箱、冰箱、扫地机器人等家电智能化发展中所汲取到的经验,终他们将电视行业的复兴关键放在了人工智能技术之上。从2018年开始,“智能电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潮流名词,以海信、长虹、TCL等为代表的电视企业纷纷入局其中。
 
  在他们共同看向的智能语音领域,TCL推出了“人工智能小T”,能够借助语音识别技术实现画面内容检索,以及在任何场景的命令跳转和呈现;长虹旗下的CHiQ人工智能电视则突破性的放弃了遥控器,利用远场语音、声纹识别等技术直接与用户自然交互;而海信发布的VIDAA AI系统不仅集成了语义引擎,能够识别语音、理解语义,还将图像交互技术引入电视之中,实现了各种语言方言与人物识别的转换的有机转换。
 
  可惜的是,虽然厂商们费尽心力做出了电视功能创新上的转变,但由于智能电视体验效果不佳,智障的属性过于明显,“人工智能”并未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也没有为“寒流”中的电视市场加上一把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说“人工智能+电视”无法成功,但短期来看距离成功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融入新时代还需要5G科技
 
  难道电视产业就真的没办法“起死回生”了吗?也不一定!即将迎来商业化普及的5G技术,或许就是拯救电视产业的又一剂良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5G时代给电视带来的不只是传统功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对电视定义的变化。如果说原来的电视只是为了看看影视、听听歌曲、玩玩游戏,那么5G加持下的电视则将彻底转化为一个承载这些功能的“电子显示设备”,其所突出的不再是功能,而是承载功能的重要性。
 
  在今年的HUAWEI HiLink生态大会上,华为就曾表示未来要做的不是电视,而是拥有电视功能的大屏设备。这与利用人工智能升级电视功能的不同在于,就算人工智能再怎么升级,电视的功能依然与电脑、手机等相重叠,依然面临着被取代和竞争的风险,但如果重点是放在“电子显示设备”上,谁的屏幕显示效果还能比电视更大、更好呢?
 
  之所以5G时代“电子显示设备”的定位才被提出,是因为5G彻底打开了原来网速对信号传输的限制,让影视、游戏的清晰信号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进而让电视的屏幕越来越多成为可能。因此,电视要想发挥出“电子显示设备”的独有功能,从传统4k升级到人们所追求的8k,5G技术加持必不可少。
 
  小结:
 
  总的来说,在电视面临转型发展的紧要关头,单靠人工智能或者单靠5G,都不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佳方法,只有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电视功能上的升级,以及借助5G加持进行电视形态上的跟进,从两方面满足市场需求,未来电视产业的发展,才有可能在新时代的冲击下屹立不倒、重回!

热门评论

上一篇:5G东风劲吹,智慧交通“产业之舟”扬帆远航

下一篇:华为云城市峰会2019盛大举行,“Cloud+X”助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业态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