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人类探索太空的桎梏谁能打破?AI说:“我想试试”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2019/4/9 15:34:17
49435
导读:面对太空探索的这个人力桎梏,就真的没法打破了吗?人工智能AI表示:“我可以试试”。
  探索并了解广袤无垠的宇宙,是当前每个国家的梦想与任务。
 
  近年来,随着人类自身技术的越来越强大,我们已经向太空投射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目光,发射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探测器,并从每一处前所未及的深空之中,获取到了海量的数据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对所处宇宙的了解,但却并没有给宇宙探索工作带来实质性的飞跃。
 
  因为,数据获取容易,从中分析和截取出可用信息却不容易,而这正是太空探索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不断增强,所传回数据的日夜累积,当前各国科学家们发现,数据处理正成为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欧洲航天局的ENVISAT卫星每年能产生大约400TB的新数据,而美国国家航天局光开普勒望远镜就能产生更大的数据集,分析和挖掘这些海量数据,不单单只是要面对多大压力的问题,而是依靠人工根本无法完成。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NASA针对开普勒恒星发现计划,曾采用过“聚沙成塔”的办法。他们将所有数据公之于众,进行开源共享,同时成立了一个名为“系外行星探索中”的新项目,让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从中帮助数据挖掘。依靠这个办法,有人发现了连NASA科学家都未曾发现的新“太阳系”。
 
  不过,面对源源不绝的海量数据,依靠人力终非长久之计!那么,难道面对太空探索的这个人力桎梏,就真的没法打破了吗?其实不然,人工智能AI就表示:“我可以试试”。
 
  在2017年底的时候,谷歌的一项机器人学习技术便成为了系外行星探索的功臣。谷歌AI工程师研发出一个新的算法,从开普勒收集的3.5万个可能行星信号中,搜寻到了“凌星”的迹象。从传统行星探测的方法之中,找到了更具效率和准确性的新方法。
 
  谷歌的工程师曾说:“当人工‘大海捞针’难以招架,正是机器学习技术上阵的时候”。而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越来越多科学家也欣慰的发现,人工智能的确能够成为太空探索任务中,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头号帮手。
 
  当然,AI不仅是改变了游戏规则,使太空研究和探索更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将AI与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结合之后,它更能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替代者和亲临者,帮助完成人类无法实现的一些任务。
 
  比如去年IBM发射上天的智能机器人“西蒙”,其代替宇航员进入太空之后,不仅可以在电子屏幕上完成图片、视频、文字等显示工作,指引人类宇航员完成相关作业;还可以利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与宇航员进行交流,减轻宇航员的压力,多一个“人”保障空间站安全运行。
 
  与此同时,像日前NASA在推特上发布的“太空蜜蜂”一样,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也能够实现全面换人,通过代替人类进入太空进行危险作业,一方面拓展和延伸人类的太空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
 
  不过,不管是数据分析、传输,还是搭配智能装备实现协助作业,都还只是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的应用。而随着技术突破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的表现和可用空间更加值得期待。在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当AI水平发展到强人工智能的阶段之后,它或许能够成为我们对外交流和星际旅行的主导者。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对于当前热火朝天的太空探索事业来说,是人类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所在。未来人类对宇宙的好奇不会改变,深入宇宙内部的脚步也不会停歇,在伟大梦想实现的道路上,人工智能有望成为人类得力的帮手。

热门评论

上一篇:智能早新闻:深圳机器人年产值公布、华为将获近三成5G市场……

下一篇:智能早新闻:“挖矿”将被淘汰、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