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哪些锂电企业正在涉足氢能?

来源:OFweek氢能网
2019/3/22 10:06:29
25490
导读: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超10家锂电企业已对外明确展开氢能产业布局。跨界公司类型涵盖材料、电池、设备等,不同公司跨界的原因存在细节上的差异。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3月18日,道氏技术公告称,拟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重塑科技)、自然人马东生先生共同出资设立广东道氏云杉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氢燃料电池膜电极(MEA)等材料的研制和销售。
 
  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道氏技术出资3100万元,占比62%;重塑科技出资400万元,占比8%;马东生先生出资1500万元,占比30%。
 
  其中,重塑科技是国内燃料电池系统提供商,马东生是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均为当前国内燃料电池行业选手。
 
  道氏技术则主营建筑陶瓷釉面材料相关业务,并在2015-2018年间通过资本手段收购江西宏瑞股权、青岛昊鑫、广东佳纳等公司,顺利跨界锂动力电池领域。
 
  2018年道氏技术实现营收35.44亿元,同比增长10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45.64%。业绩增厚主要原因为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钴材料、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剂业务高速增长。
 
  从业绩数据来看,道氏技术跨界锂动力电池的策略相当成功,这似乎为道氏技术再次跨界延燃料电池产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不过有相关行业人士指出:“跨界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的企业,看重的还是国家层面对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推广的支持。”
 
  事实上,与道氏技术抱有同样考虑,将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视为新风口的锂电企业已不在少数。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超10家锂电企业已对外明确展开氢能产业布局。跨界公司类型涵盖材料、电池、设备等,不同公司跨界的原因存在细节上的差异。
 
  “设备公司们更倾向于前瞻布局,‘产品未动,设备先行’,而且锂电与燃料电池部分设备功能重叠,可以直接在新领域内使用。”相关行业人士认为:“电池公司则大部分属于错失锂电市场先机,希望能够在燃料电池领域开拓新天地。”
 
  尽管越来越多企业对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投以更大关注的消息令人振奋,但需要提醒的是,国内氢能产业发展仍存在氢能基础、安全、制备、储运和检测标准等相对缺乏,部分技术开发起步晚,技术成熟度仍相对较低,国产化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实情。
 
  相关企业在进行氢能和燃料电池项目投资时需要认清自身优劣势,理性投资。
 
  事实上,为了降低产业投资风险和筛除部分投机者,国家在政策层面已经制定了相关产业投资要求。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规就明确提出新建车用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投资项目条件:
 
  (一)企业法人已建立车用燃料电池产品研发机构,拥有专业研发团队,具有相关研发经历。燃料电池电堆企业应具备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部件核心技术研发和实验验证能力。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应具备电堆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核心技术研发和实验验证能力;
 
  (二)燃料电池电堆项目应建设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部件和电堆组装的生产能力。燃料电池系统项目应建设电堆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和电堆系统组装的生产能力;
 
  (三)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应达到行业水平。
 
  以下为部分锂电企业跨界燃料电池案例:
 
  宁德时代
 
  2018年3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募资42亿元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下一代电池研发等,包括全固态锂电池、锂金属空气电池、氢燃料电池等。
 
  2018年6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第6批)。其中搭载宁德时代燃料电池系统的宇通牌ZK6125FCEVG3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入选。该款车型的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30.5kW,峰值功率31kW,支持续航里程(等速法)110km(氢系统不工作),500km(氢系统工作)。
 
  雄韬股份
 
  2017年雄韬股份发布燃料电池战略规划,将之视为公司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同年主要负责集团的氢能相关业务的子公司雄韬氢雄问世。
 
  目前,已完成制氢、膜电极、催化剂、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加氢站等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基本形成产业链柏欢,并相继在武汉、大同投建投资115亿元、30亿元燃料电池产业园。
 
  尤夫股份
 
  2017年尤夫股份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125亿元,增资武汉众宇。增资完成后尤夫股份持有武汉众宇25%股权。
 
  武汉众宇主营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相关技术,申报并取得燃料电池相关16项,与东风扬子江汽车公司、东风特汽专用车公司等汽车厂商合作密切。
 
  猛狮科技
 
  2017年1月,猛狮科技以自有资金竞购中电海康、中国电子科技转让的上燃动力51.01%股权,底价合计4869.12万元。2018年9月,猛狮科技作价6000万元,向长城控股转让所持上燃动力51%股权。
 
  2018年6月,猛狮科技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拟联合建设康奈尔大学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进行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研究,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尽快产业化。
 
  超威
 
  2013年,超威邀请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技术团队成员展开燃料电池技术调研及基础研究;2016年,超威携手国家电网、上汽集团加入美国能源部和斯坦福大学的能源3.0项目平台,接受相应燃料电池项目指导;2019年1月,超威与上海动力签署燃料电池汽车联合开发协议,加速推进超威商用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凯恩股份
 
  2017年6月,凯恩股份宣布将以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元与中洋新能(天津)科技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霍尔果斯万木隆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湖商智本投资有限公司和洲际新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氢电科技有限公司,占氢电注册资本10%。
 
  先导智能
 
  2018年7月,先导集团燃料电池装备制造项目落地江苏无锡,项目一期涉及氢燃料电池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计划年产200台套燃料电池装备等,二期规划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设施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切入制氢、储氢等细分领域。
 
  2019年的日本氢能和燃料电池展会上,先导智能展出旗下燃料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包括涂层干燥设备、热压机、堆叠装配线、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等。
 
  浩能科技
 
  2019年1月,科恒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浩能科技已具备成熟的燃料电池涂布技术,已签订4条氢燃料电池涂布机订单。此外,浩能科技产出的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涂布设备已成功销售多台,与国外客户的合作也在洽谈中。
 
  星云科技
 
  2018年9月,星云股份全资子公司星云智能正式推出首条燃料电池膜电极处理自动装配线,整线采用倍速链系统及线体总线控制进行控制连续使用。
 
  2019年1月,星云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首条燃料电池膜电极处理生产线已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同年2月的日本氢能和燃料电池展会上,星云股份展出上述设备产品。
 
  银隆新能源
 
  2017年1月,银隆新能源与巴拉德签订初步设备销售协议,计划将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到新的电池混合配置中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同年11月,时任银隆新能源电池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詹世英博士对外表示,银隆新能源已开发出氢燃料电池+钛酸锂总成原型车,续航里程超400km。
 
  新宙邦
 
  2018年8月,新宙邦宣称控股子公司福建海德福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5000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延伸与完善氟化工产业链,重点拓展以四氟乙烯为原料的含氟精细化学品、氟材料,并切入燃料电池材料产业。
 
  东旭光电
 
  2017年3月,东旭光电作价30亿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上海辉懋持有的申龙客车100%股权,切入新能源领域。
 
  2018年4月,申龙客车启动燃料电池巴士量产;2019年1月,申龙客车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中标张家口公交车辆采购项目,中标车型为11.5-12米氢燃料电池带空调城市公交车,中标金额8856万元,预计首批将签订30辆订单,将服务于北京-张家口冬奥会。
 
  中材科技
 
  2017年10月,中材科技对外表示已具备量产35Mpa高压储氢气瓶能力,将主要聚焦公交大巴车及物流车等领域。
 
  2019年3月,日本氢能和燃料电池展上,中材科技展出70Mpa/66L车用燃料电池氢气瓶、35Mpa /320L车用燃料电池氢气瓶(单瓶大容积)、大口径复合材料储氢运气单元及系统(模型)、氢燃料无人机及系统等产品。
 
  (原标题:哪些锂电企业正在涉足氢能?)

热门评论

上一篇:“以用为本”迎接农村污水治理4.0时代 商达环保在行动

下一篇:航天云网云路公司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探索工业场景智能化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