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18中国纺织产业破局而立——原料变局

来源:纺织科学研究
2018/12/28 13:59:15
24161
导读: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成为支撑世界纺织工业体系健康平稳运行关键力量的同时,中国纺织工业也面临着原料供应、贸易规则及消费市场、投资环境等的新变局。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成为支撑世界纺织工业体系健康平稳运行关键力量的同时,中国纺织工业也面临着原料供应、贸易规则及消费市场、投资环境等的新变局。
2018中国纺织产业破局而立——原料变局
 
  这一年,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这一年,行业企业开始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体验转变,从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这一年,中国纺织产业破局而立
 
  总体情况回顾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2018 年,整个纺织原料产业也在进行着一场行业改革。纵观全年,我国纺织原料各个产业运行状况总体稳中向好,尤其是化纤产业能够体现效益优先、质量优先的市场经营环境。在整个产业技术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产品多样性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不断解决下游纺纱、织造等领域的原料瓶颈问题,从而为下游服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化纤产业全年表现
 
  化纤产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新产能的释放伴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2018 年,粘胶纤维、涤纶、腈纶、丙纶等化纤产业,均出现了旧产能淘汰现象。以粘胶纤维产业为例,按照《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2017 版)》的要求,粘胶长丝产业虽然总体产能仍在18 万吨/ 年,但是经过一系列产能结构优化后,形成了四川宜宾、吉林省吉林市、河南新乡以及江苏南京四大粘胶长丝产业基地。
 
  而粘胶短纤,虽然在2018 年有将近70 万吨的新产能逐步被释放,但也有将近30~40 万吨的落后产能被淘汰。这种产能淘汰,不仅仅是因为落后产能不符合规范条件所致,更深层的原因是新上产能除了表现出规模化优势外,其设备与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也使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所以从成本角度出发,企业需要主动将旧设备退出历史舞台。通过这种产能变迁,粘胶短纤单线规模在3 万吨以下的生产线,基本绝迹。涤纶、腈纶、丙纶等化纤产业,也表现出这种市场淘汰机制优先于政策淘汰机制的格局。
 
  2.生产基地正在逐步集聚化发展,各子产业大型规模化集团开始增加,部分产业内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海外生产基地。以粘胶短纤产业为例,今年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新疆、河北、江西、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的聚集地。其中,规模在70 万吨以上的企业已经有3 家。新疆粘胶短纤产能已经将近100 万吨,占据整个粘胶短纤产业内产能22% 附近。而中泰化学产能则已经在93 万吨,即中泰化学占据新疆粘胶短纤产能约93%。
 
  而在涤纶产业内,以恒力、恒逸、桐昆、荣盛、盛虹等大型集团为代表,形成了大型涤纶生产集团,同时,以桐昆集团为代表,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比如机械臂、自动打包机等自动化设备,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又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并且自动化水平达到80% 以上后,其产品质量的均衡性较同行已经大幅提高。在积极拓展海外项目上,恒逸集团旗下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进一步在文莱投资石油化工项目,恒力集团则有望与阿布扎比政府达成石油炼化项目。恒逸集团与恒力集团均是民营企业,其海外业务的拓展,均表现出国内涤纶产业内的大型集团开始积极向上游炼化项目拓展,以打通从原油到涤纶的整个产业链环节,确保其产业安全的布局。
 
  3.环保政策从严,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越来越大,化纤产业成本随之提高。2018 年第二季度开启的“全国环保回头看”行动,虽然对化纤行业本身影响力度不是太大,但对整个化纤产业的上下游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到整个化纤产业。比如,粘胶短纤的辅助化工原料烧碱、硫酸以及其他化工品生产企业均关停较多,其中山东、江苏等省的相关化工厂关停一度达到40%以上,严重影响了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辅助化工原料供应,造成了这三个省的粘胶短纤工厂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煤改气等也使得走在前沿的四川省的粘胶短纤工厂成本上升较快。而下游喷水织造、印染等产业内,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印染厂、喷水织造厂也一度关停整改较多。
 
  由于上下游受环保政策的影响,造成了各自环节的开工率不足,终表现出2018 年的化纤价格以及出货状态一直处于温吞状态:原料涨价引发了化纤成本价格上涨,而下游限产则造成了化纤出货渠道受阻。在这种状态下,尽管化纤的价格在第三季度有过一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但受制于下游出货渠道受阻,进入第四季度后,整个化纤产业以及棉花产业的商品价格均出现回落。
 
  棉纺产业全年表现
 
  受季度3 月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级的影响,棉纺产业的从业信心不是太强。原因在于贸易格局出现新情况后,业内误以为中美贸易摩擦会比2008 年的金融危机更严峻,从而在接单的时候顾虑较多。在这种心态下,棉纺产业全年表现如下:
 
  1.接单优先考虑汇率、财务以及货物安全。2018 年人民币汇率表现出“先升值后贬值”的走势,与2017 年人民币汇率“由贬值到升值”的路径正好相反。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对出口企业在结汇时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2017 年刚刚在这方面吃过亏的外贸企业并不敢在2018 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阶段中接太多的外单。进入2018年6 月后,在人民币汇率进入贬值通道的过程中,多数从事纺织外贸人员受制于前期的结汇亏损,也还是没有敢于接单。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第三季度,当人民币已经有了明确的贬值信号后,外贸企业才开始敢正常接单。但随着中美贸易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以及一些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影响,外贸企业在接外单上又表现出一定的谨慎性。不过,从海关公布的数据看,纺织品全年的出口数据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增长,但出口对象已经开始逐步由欧洲或者美洲的国家转向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
 
  2.棉纺织产品品种结构调整频繁。在化纤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且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下游纺织厂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从订单角度出发采购原料做常规的纱线,二是利用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纺织原料进行新产品开发。比如,年初的时候,棉花与涤纶价格相对便宜,加之棉花有减产的预期,涤纶有原油价格上涨的预期。所以,很多纺织企业就将产品结构调整为以棉或者涤纶短纤作为原料纺纱。这就使得第二三两个季度,棉花与涤纶产业均出现了一轮可观的原料价格涨幅。但进入第四季度后,由于第三季度这两种原料价格上涨过快,下游纱厂开始选用粘胶短纤或者其他较为便宜的原料进行纺纱,使得棉花与涤纶价格在第四季度表现低迷。
 
  在包芯纱领域,腈纶包芯纱逐步取代粘胶短纤类包芯纱,变成市场的主流品种,同时由于包芯纱染色受到环保制约,部分纱厂开始研发利用彩色改性涤纶短纤纺制彩色涤纶包芯纱。正是在这些变化下,2018 年市场上的纺织品表现出品类较2017 年要多出很多的情况。
 
  3.产品流行周期开始缩短,电商渠道打通速度加快。纱线的多样性为服装、家纺等纺织终端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某个款式的流行周期会因为商品的生产量而被主动缩减,这样就表现出终端产品的周期开始缩减。同时,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大型网络平台上,纺织服装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新的平台出现后,一般也会涉及纺织服装类商品。比如,拼多多出现后,就涌现出较多的纺织类个体工商户。因此,纺织品电商渠道的建立速度较往年提速很多。2018 年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为2135 亿元,较2017 年1682 亿元增长幅度为26.93%,而针织衫、袜子、裤子等纺织品也获得不小的占比。
 
  各个指标回顾
 
  这里要选定市场应用比较广泛且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品种作为代表,如合成纤维、粘胶短纤以及棉花三大纺织原料,试图解读2018 年纺织原料市场运行状态。
 
  产量
 
  2018 年主要纺织原料产量呈现出有增有减的格局。其中,氨纶、尼龙、粘胶短纤呈现出产量增加的格局。增量为氨纶,与2017 年产量相比,同比增长12.73%。氨纶生产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棉包氨以及人棉包氨等产品的产量提升。这种提升是因为下游为了织出更贴身、更舒适的面料,需要在不同的面料中添加更多的氨纶丝。氨纶今年的预估产量达62 万吨,已经有可能比有“人造羊毛”之称的腈纶产量还要高。
 
  尼龙与粘胶短纤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两者为原料的包芯纱在2017 年被市场追捧。目前包芯纱主要原料依然是尼龙与粘胶短纤为主,经过2018 年的发展,包芯纱的品种已经由纯粹的“28S 仿兔毛”变换出“仿兔绒”“七彩虹包芯纱”“仿貂绒”等多种类型的包芯纱。由于这类仿毛以及仿绒类的包芯纱出现,其舒适性以及良好的手感与外观毛感,直接使得常规的腈纶毛条产量开始降低。此外,腈纶类包芯纱虽然在2018 年的纱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因为腈纶的价格过高,使得下游纺纱客户以及针织衫客户对腈纶并不是太过追捧,加上腈纶的原料丙烯腈目前生产量也较为有限,终使得腈纶的产量与用量在2018 年出现了大幅度萎缩。腈纶2018 年生产产量预估为55 万吨,相比2017 年减少23.61%。
 
  棉花方面,虽然种植面积较2017年有所增加,但是2018 年天气较多,尤其在补苗期过后,一些种棉地区的天气较为恶劣。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资料,某种意义上来说,2018 年的棉花产量比2017 年稍微少一点,约下降2%;涤纶方面,产量主要受制于6~10月初的原油价格逐渐上涨,其原料成本开始逐步上升,主要表现在PTA 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使得部分地区的涤纶工厂进行了限产或者停产措施,故2018年的涤纶产量与2017 年相比,预估减少1.65%。
 
  价格
 
  2018 年主要纺织原料价格呈现上涨的走势。主要原因在于:
 
  1.环保从严后,生产单位将一部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之中。以粘胶短纤的价格为例,2018 年其均价大致在14606 元/ 吨附近, 与2017 年相比降低7.49%。但从2018 年具体的价格运行来看,其在2018 年5 月与9 月均出现了两次冲高的现象。这种价格冲高,主要是因为5 月与9 月的环保问题,加之造纸行业景气度在2018 年继续持高,造成粘胶短纤的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但是从毛利角度看,整个行业或者企业并没有太多的利润,甚至一些规模较小的工厂,还出现了亏损的现象。
 
  2.产量减少,造成价格上涨。虽然下游可能少用了腈纶,但是因为腈纶短纤产量减少幅度较大,反而造成了市场的腈纶短缺,使得产量减少大的腈纶产业反而在价格上表现出强劲的上涨,表2 中,腈纶系列产品2018 年价格上涨幅度基本在20% 以上。
 
  3.6 月后,原油价格上涨,导致了涤纶与尼龙系列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在8%~14%。涤纶短纤与涤纶长丝2018年价格与2017 年相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3.99% 与8.39%。涤纶短纤价格增长较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价格基数比较低,另一方面纺纱厂对涤纶短纤的需求量有明显的增加。需求量增加的原因在于,涤纶短纤除了应用在包芯纱上,在其他应用上开始发力,如T/R 混纺系列的纱线在2018 年较为流行,且产量较往年要增加许多。同时,涤纶纺制的雪尼尔纱的市场也在下半年被打开,在地毯、车内装饰等领域有了较好的应用。所以,涤纶系列的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型仅仅占据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下游需求端被打开,从而拉动了涤纶相关产品价格上涨。
 
  4.产量增加以及外部环境不明朗导致部分品种出现价格下跌。以粘胶短纤与氨纶为例,由于产能扩张较为迅速,造成产量供应增加,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造成价格总体呈现下降的格局。而棉花主要受制于外部环境不明朗,以及国家对于进口商品的征税有所降低等因素,价格在2018 年第四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从而抵消了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的上涨幅度。
 
  利润
 
  2018 年,涤纶系列、尼龙系列基本保持着全年盈利的状态。粘胶短纤与腈纶在全年中,出现过1~2 次的亏损期,其中,腈纶系列亏损期持续将近半年之多。总体来说,纺织原料在2018 年盈利能力与上述的产量以及价格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
 
  1.涤纶系列虽然产量有所降低,但是从价格与盈利
 
  能力看,基本呈现出较好的行业利润。
 
  2.尼龙系列从产量、价格以及盈利能力看,基本属于下游需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故尼龙的走势相对于腈纶与涤纶要显得坚挺。
 
  3.腈纶产量在2018年减少,主要源于行业亏损较为严重,不得不限产或减产,直到第四季度,行业才开始走向盈利。
 
  4.不管是合成纤维还是粘胶短纤,除了腈纶在第四季度表现出盈利能力强劲抬升趋势外,其余的均处于毛利被压缩的状态。
 
  开工率
 
  从主要化纤品种的开工率情况看,2018 年季度所有化纤品种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原因在于2018 年的春节在2 月16 日。在春节前后,尼龙的开工率一度急剧下降至50% 附近;而氨纶、涤纶长丝以及粘胶短纤开工率分别保持在77%、66% 以及73%。春节过后,涤纶长丝、尼龙、氨纶与粘胶短纤的开工率基本保持在75%~88% 区间内运行。相对来说,合成纤维的开工率较粘胶短纤开工率稍高。但进入第四季度后,粘胶短纤行业的开工率开始越至90% 一线;而合成纤维的开工率则在80%~82% 附近。从图4 可以明显看出,2018 年化纤类的开工率基本向好,主要得益于纺织产业链下游的支持。
 
  库存
 
  从库存角度看,2018 年,氨纶的库存始终保持着30 天以上的库存状态,甚至在9 月库存高位达到了45 天之久,见图5。氨纶丝处于高库存状态运行,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氨纶价格表现出逐步下跌或者阴跌的模式。但氨纶工厂认为往年都有淡季与旺季,只要有资金,将库存由淡季放到旺季,基本上可以赚一波行情的钱。在这种想法下,氨纶的库存曾经一度高企,终不得不通过降价的方式将库存进行转移。
 
  尼龙行业的库存,下半年较上半年有所好转;上半年行业库存基本在20 天以上,但到了下半年,行业库存基本在15~17 天的水平。
 
  粘胶短纤库存,基本在5~20 天之间运行,其中,4 月下旬与11 月上旬,行业库存均处于15 天以上运行。
 
  粘胶短纤行业库存增加,主要是因为其本身的新产能释放基本在10~11月完毕,而新线的产量到达市场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
 
  展望
 
  未来宏观经济展望
 
  从2018 年第四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疲软。这主要是因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势头减弱、金融状况收紧,故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的可能性已经下降。
 
  IMF也下调了经济增速预期,不难看出,主流机构对于2019 年的宏观经济并不是太看好。但由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成效,2018 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领域已经由“去杠杆”演变成“稳杠杆”,并且2018 年10 月下旬开始,国务院以及央行、证监会等部门不断出台一些政策,寻求政策托底。故预计2019 年第二季度附近,在政策托底的情况下市场的底部有望形成;而201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将有望开始向好。
 
  2018 年10 月出台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的文件落地,也标志着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需要继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需要从刺激消费层面入手。在2019 年,这一政策有望得到细化实施。故从需求层面看,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施行后,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点将会开始逐步由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从而进入新一轮常态化的宏观经济增长周期。
 
  人民币汇率在2019 年大概率是以6.85 为中枢的走势格局。由图6 可以看出,2015~2017 年年初人民币处于贬值阶段;2017~2018 年4 月处于升值阶段;2018 年5 月至今,人民币处于贬值阶段。目前,人民币汇率再次触碰7 的关口。但一些大型机构认为人民币长期维持在7 以上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基本以6.85为中枢。
 
  原油价格展望
 
  在供给端弹性较大(OPEC 供给存在提升空间、高油价促使页岩油增产)和需求不确定(美国本轮复苏拐点渐近,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压力)的背景下,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导致的产能减少是可以被其他产油国增产消化掉的,高油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短期交易因素造成波动时有发生,但未来一年油价中枢稳定在100 美元以上的概率很低。当前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WTI 原油价格2019 年原油价格中枢在69.56 美元/ 桶,较2018 年预测中枢仅小幅上涨1.6%,这一预测有过分保守。如果联系上一轮的原油景气度较高的价格走势,2019年,纽约原油的价格中枢有望在75 美元/ 桶附近。
 
  纺织原料市场展望
 
  从2018 年第四季度纺织原料的产量、价格、利润、开工率以及库存五大指标看,目前整个化纤产业的产量正在进一步增加。2018 年第四季度,除了库存高企的氨纶行业,其余化纤产品的开工率均呈现出保持平稳或略有升高的状态,并且库存相对来说保持着一定的稳定度。但是,第四季度粘胶短纤的库存上升较为迅速,不难看出,粘胶短纤的新产能将在第四季度被逐步兑现。
 
  从价格与利润看,2018 年第四季度纺织原料市场里的各个产品的价格多数已经呈现下跌状态,但一直亏损的腈纶价格开始在第四季度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并且摆脱了行业亏损的状态。从利润情况看,涤纶、尼龙、粘胶短纤的利润正在被其成本逐步吞噬。2019 年这三大纺织原料的价格走势,在成本高企以及库存量较大的情况下,预计开工率会逐步降低,并且在产品价格到达盈亏平衡区间后,开工率会在该区间内保持3~4 个月附近。待下游消化完产品库存后,预计这三大纺织原料的价格将会开始逐步抬升。总体来说,由于产能扩张较为迅速,在供求关系处于微弱平衡的关系下,其价格难有大的波动。
 
  同时,由于常规品种价格低迷,下游纺织厂以及品牌服装公司可能会陷入“新产品研发”的误区,即不断投入资金与人力,研发一些小众领域的纱线、面料来推动时装的潮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预计2019 年纺织品的周期将会比目前的“三年一个产品周期”的速度要快,即有可能出现“模仿速度比不上创新速度”的格局,造成整个产业内有一批小众领域的纱线或者面料库存加压,这一点需要防范。综上所述,2019 年上半年在整个宏观经济预期稳健偏空的情况下,纺织原料市场将可能出现“限产报价”等原料企业自发的限产行为。但由于原油及宏观经济在2019 年下半年被多数人看好,预计2019 年下半年,纺织原料市场将有望逐步走出2018 年第四季度的泥潭,开启新一轮的行业周期。
 
  (原标题:2018中国纺织产业破局而立——原料变局)

热门评论

上一篇:深入推进智能制造 智能化成纺织机械行业变革“法宝”

下一篇:机中有危 危中有机——2019年棉花形势分析及展望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