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如何破解?自动驾驶商业化需过“民意”关
-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 编辑:月初
- 2018/12/25 16:16:34
- 58135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如今,汽车产业正迎来加速变革,向着新能源与自动驾驶两大技术方向迈步挺进。相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相对成熟,自动驾驶仍处于发展阶段,距离规模化普及也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业内玩家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热情却依然十分高昂。
据新报告预测,2018年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49亿美元,到2022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85亿美元。更为乐观的数据是,根据罗兰贝格预测,到2030年,仅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收入就将高达1.5万亿欧元。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下,无路是企业巨头也好、资本巨鳄也好,都力图占据发展先机,分得大一块“蛋糕”。
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启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前沿技术陆续面世并取得积极突破。为了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开拓更多发展空间,不在关键领域落于人后,各国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视。
有了政府的支持,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的科技公司、传统车企、打车企业等相继入局,并不断加快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全面布局。不仅如此,一些初创企业也陆续诞生,或在资本热捧下成长为“独角兽”,或被巨头收购成为“助推剂”。总而言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自动驾驶领域得到了充分诠释。
在政策支撑与资本助力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正逐步由L3级向L4级过渡。截至目前,业内不少企业都宣布推出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卡车的量产车型,或是正在进行这一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当然,这里所说的量产还只是初步量产,远没有达到规模化量产的地步。
进入2018年,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对于量产的热衷还未消退,商业化又成为了新的竞逐焦点。众所周知,实现商业化对于自动驾驶企业而言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证明自己在技术上的成熟与,更能够一举打响品牌,获得资本市场和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因此,围绕商业化的争夺正日趋激烈。
虽然此前许多企业都宣布推出了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或是进行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又或是开始提供自动驾驶付费服务,但是直到今年10月份,自动驾驶“领头羊”Waymo宣布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推出自动驾驶收费服务,才被业内认为是实现商用的企业。也就是说,随着Waymo开始运营向乘客收取费用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商业化已经正式启幕。
赢得民众信心是规模化普及关键
开始商业化很重要吗?对于企业而言,自然非常重要。经历这么多年的技术研发、封闭测试、道路测试、试运营,现在终于能够开启商业化,然后逐步打开市场、实现盈利,这不就是企业发展自动驾驶汽车主要的目的么?
当然,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初衷不只是为了赚钱。按照业内的普遍说法,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上路自动驾驶汽车,将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难题、较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交通安全性。可见,安全也是自动驾驶汽车带给人类的关键利好。
不过,现实情况是,就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汽车在安全方面的表现显然差强人意。近几年来,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今年3月份,Uber一辆正在进行测试的自动驾驶车辆更是撞上了一位横穿马路的行人,终导致死亡,引发了轩然大波。为此,Uber不得不暂停了在北美地区的所有测试活动。
正是由于一系列自动驾驶汽车相关事故的发生,致使民众的信心也受到了影响。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新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民众“恐惧自动驾驶”的人数在持续上升,而对自动驾驶抱有信任的人数则在快速下降。而且相对于更为先进的完全自动驾驶,民众对于半自动驾驶似乎更愿意接纳。
民众失去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心,这很重要吗?当然。自动驾驶汽车要想取得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民众的支持。并且,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消费群体自然也是来源于民众。如果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民众越来越少,那么自动驾驶市场的广阔前景又如何实现呢?规模化普及也将成为空谈。
因此,为了切实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促进自动驾驶市场快速扩张,就必须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而为了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就必须在安全上多下功夫,在上路的问题上更加稳妥。只有化解了安全隐患,让消费者信任自动驾驶汽车,才有更多人愿意购买和使用,也才能终实现规模化普及。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