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写稿越写越快,媒体人的内心是否越来越慌?
-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 编辑:林中易木
- 2018/9/19 15:25:34
- 58285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近年来,写稿机器人的应用给新闻生产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机器人新方式和人类旧方式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机器人写稿越写越快,媒体人的内心是否越来越慌?
中国地震台网撰写一篇地震报道只需用时25秒,今日头条发布一条体育资讯只需2秒,《南方都市报》编写一则春运文章只需1秒,腾讯生产一个图文结合的稿件只需0.5秒......从25秒、2秒、1秒到0.5秒,如今新闻媒体的写作速度没有快只有更快,毫秒级的写作效率令人惊叹,但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是写稿机器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写稿机器人开始频繁出没在各大新闻媒体之中,它们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规模化处理,再结合深度学习能力,无需出现在现场,就能对实时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的生成与发布。
写稿机器人团队日益壮大
在传统的新闻写发过程中,需要记者时间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再将编写的新闻初稿交由编辑修改发布,对新闻敏感度、新闻时效性、新闻编写速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有时遇到周期长影响大的事件时,还需进行大量新闻编写和发送工作,对记者和编辑来说更是体力和脑力的严峻考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首先想出了利用机器人撰写新闻,减缓媒体人士工作强度的方法。2009年,美国棒球大联盟使用智能机器人StatsMonkey完成了比赛稿件的撰写工作,之后,国内外众多主流媒体纷纷效仿,从2015年开始,掀起了一股机器人写稿的热潮。
在国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路透社和《卫报》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写稿机器人,它们或用于文章推送、新闻核实、审稿协助,或用于突发新闻处理和网文纸媒转换,在新闻实践中普遍发挥出一定作用。
受外国良好表现影响,同时期我国也开始了自动化、智能化新闻写作的应用。一时间,以腾讯Dreamwriter、新华社“快笔小新”、财经“DT稿王”、今日头条“张小明”、南方报业“小南”等为代表的写稿机器人开始出现在我们视野之中。
而随着各类写稿机器人的纷纷涌现,机器人所写稿件在日常新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机器人写稿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企业价值也越来越高,以机器人为主体的特殊新闻力量正在强势崛起。
写稿优势和不足都很明显
今年8月份,纽约每日新闻甚至开始大批裁员,计划用机器人实现对传统新闻人员的全面替代,其中不乏资历深厚、服务较久的老记者与老编辑。那么,写稿机器人究竟有何能耐竟能撼动新闻工作者的职位呢?
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写稿机器人的技术基础源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信息抓取、实时全面新闻监测完成新闻编写工作,相比人类来说更加、及时、准确和全面。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写稿机器人的写作能力和写作速度还能无限加强,比人的学习周期要短的很多,同比付出所换回的价值更大。
另一方面,写稿机器人更符合未来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在行业发展模式已经形成固定的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两种形式之后,内容生产方式的升级将是未来争夺的焦点,而写稿机器人给行业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
不过在国内,写稿机器人全面换人的事情还没有真正发生,也许是因为国外着眼于未来而我国更注重现实。就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写稿机器人在巨大优势背后同样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对人类实现全面超越。
比如,当前的写稿机器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写作出来的作品刻板而僵化;其写作模式也比较固定,适用面狭窄,只在体育、财经、天气等资讯性较强的板块出现;此外,其也没有人类的感情,写出的文字中缺少人类编辑蕴含的判断、价值观和人文关怀。
人机协作将成为未来趋势
总的来说,即使写稿机器人已经出现了“微软小冰”这样的诗歌、故事、歌词、新闻都能搞定的选手,但其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该阶段的表现就是,写稿机器人会在很多垂直细分领域出现和应用,但在擅长领域之外无法发挥任何作用。
这时候,人类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机器人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比人类更大的作用,而人类则可以在其不擅长的领域进行弥补。具体来说就是写稿机器人可以在简单文章领域发挥功效,人类则将精力转向复杂和创造性的文章领域,由此可见两者是互补关系。
写稿机器人的出现终究不会全面取代人,而是对人类简单写作工作的一种分担,和对行业从业标准的一次提升,在与写稿机器人的协作发展过程中,人类应该算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