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普及商用为时尚远无人驾驶还面临诸多难题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2018/9/7 11:00:30
56184
导读:测试进程加快、量产车辆下线,一则则利好消息的传来,让人们越发憧憬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商业化时刻的来临。实际上,无人驾驶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难题,实现普及商用尚需时日。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测试进程加快、量产车辆下线,一则则利好消息的传来,让人们越发憧憬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商业化时刻的来临。实际上,无人驾驶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难题,实现普及商用尚需时日。

普及商用为时尚远 无人驾驶还面临诸多难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想象中的概念都在变为现实,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世界各国普遍将无人驾驶技术研发视为推动本国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不断出台各项措施及扩大资金投入,来支持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与落地。
 
  在企业层面,除了Waymo、特斯拉、Uber、丰田、奥迪、百度等耳熟能详的玩家,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初创企业都在涌入这一领域,试图在产业格局未定时能够占据一块“地盘”,好参与未来的“蛋糕”切分。
 
  无人驾驶商业化临近?
 
  汽车的发明,是人类交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过,汽车在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货物的运输以及促进了经济发展外,也因为保有量的剧增,带来了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交通事故等不利影响。而大部分的交通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正是为了将人类从驾驶员的角色上剥离,从而避免由于分神、酒驾和超速等原因引发车祸。
 
  也就是说,无人驾驶发展的初衷是为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性。但是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盈利都是研发技术的终目的,因此业内企业都希望能够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快实现商业化,以获取大收益。
 
  眼下,各大无人驾驶玩家都在积极推动道路测试进程,积累不同场景下的行驶数据,提升车辆安全性与稳定性。另外,激光雷达、传感器、高精地图、芯片以及车联网等也在加快发展,无人驾驶产业链渐趋成熟。
 
  近两年来,不少企业都宣布了自己的量产计划,而业内一般认为,2020年将是无人驾驶汽车量产的个节点。当然,也有企业已经推出了无人驾驶量产汽车,不过这些车型的自动驾驶技术等级都在L3或L4级,还未能达到完全自动驾驶,即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这些量产车能否在全场景运行,又能否实现全部的无人驾驶技术也仍有疑问。
 
  驶入现实尚需时日
 
  当前,无人驾驶技术还处于升级、测试当中,无人驾驶车辆也基本都在进行紧锣密鼓的道路测试。因而,业内专家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所谓量产,也只是小规模量产,并没有达到商业化量产的阶段。要想在未来几年内,就像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普及,显然还不太现实。
 
  特别是与传统工业强国、汽车产业强国相比,我国在核心技术、产业实力等方面还有所差距。要想在无人驾驶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一举从陪跑变为“领跑”,对我国而言还是巨大的挑战。就算从各国普遍情况来看,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距离商业化也尚需时日。
 
  一方面,法律法规较为滞后。无人驾驶不仅是新兴科技、也是前沿科技,现有的交通法规等法律针对无人驾驶汽车做出的调整与完善还较为滞后,除了一些原则性法案与测试管理法规外,各国还需加紧完成无人驾驶领域其他方面的立法与监管,这样才能为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相关技术有待提升。目前,无人驾驶汽车整体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无人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还是网络安全问题,都是不得不重视的技术难题。在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推动下,无人驾驶汽车有必要持续升级各项技术,不断提高车辆安全性以及通信、识别等功能。
 
  只有紧密围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与汽车产业变革趋势,以“安全”为要务,不断促进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加快完善无人驾驶法律与相关基础设施,才能有力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挑战,才能推动无人驾驶汽车真正走向大规模商用。

热门评论

上一篇:智能翻译机助力流畅沟通 行业竞争激烈促性能提升

下一篇:3D打印融入生物医学新场景 材料成影响疗效的关键点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