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助力地铁交通,从运维到服务全面进入智能时代
-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 编辑:林中易木
- 2018/8/10 11:42:43
- 64510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智慧交通概念的提出,机器人在地铁交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目前,从建设、运维到服务,机器人已经全面融入到我国地铁交通之中,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还将进一步要推动我国地铁交通向智能时代迈进。
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生活节奏的不断提速,交通出行问题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利用地铁、轻轨、单轨、磁浮、快速轨道等多种新型公共交通系统,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出行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在众多新型轨道交通系统中,城市地铁无疑是这几年发展为快速的交通方式。截至2017年,我国已有31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服务,同时,包括北京、广州、深圳等在内的30多座城市还新增了63条线路亟待开工,预计里程将达到1581.35公里,新建车站826座,总投资额超1.1万亿人民币。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地铁交通的繁荣建设虽然意义重大,但其却因为工程浩大,普遍存在着建设难、运维难、服务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传统的地铁建设、运维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智慧轨道交通的新概念。在此概念之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导航等技术打造的智能机器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机器人助力地铁建设成为了常态。
机器人带来运维方式新改变
众所周知,安全问题是轨道交通的首要问题,对于城市地铁而言,以地铁巡检为主的运维方式,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为基础也为关键的方式。而传统的地铁巡检采用的是人工为主,轨道车为辅的人车合作模式,这样的运维方式存在着十分显著的缺陷。
首先,由于地铁线路覆盖范围的广大,传统运维方式对于人员需求会过于的大,相应的就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据了解,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中,地铁交通安全巡检员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名,这对于人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同时,那么多的人共同在黑暗狭窄的环境中工作,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无法保障。
其次,由于工作环境和人工能力的限制,传统的运维方式往往会存在一些死角和细节上的不足,在效率和质量上达不到要求,或者在度上略有偏差,过往的案例中,由人工疏忽而导致的事故也不在少数。
而随着机器人的应用,这样的局面迎来了逆转。
今年以来,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诸如“奔跑的兔子”、“开路者”等一众智能地铁巡检机器人,其具备全天候智能化实时巡检、人工智能故障诊断、大数据隧道病害趋势预测等多种功能,不仅能做到对地铁运行安全的实时、动态、反复、检测,还能节省大量人力,降低运维成本,直接推动了地铁交通运维方式向智能化时代的迈进。
机器人提供隧道挖掘新思路
除了解决地铁交通中的运维难题外,机器人的应用还给建设中的众多世界性难题带来了解决思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地铁作为一项地下作业工程,暗挖隧道问题一直是属于世界性的难题,采用传统的挖掘办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在地质不佳的情况下,将隧道打通且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始终困扰着我国的地铁工程师。
而如今,智能挖掘机器人、智能测量机器人等的出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曙光,在2017年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暗挖隧道工程中,这些智能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了解,智能测量机器人能够提供有效而广泛的站点监测,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而智能挖掘机器人能够带来比普通挖掘机械更、更灵活、更安全的表现,工人操作简单不说,还保证了施工过程对地铁运行的“零影响”。
通过在性、效率性、安全性、影响性上全面的提升,智能机器人攻克了地铁隧道挖掘中的多项难题,给地铁建设带来质的飞跃,成为推动智慧地铁建设的重要手段。
机器人交通服务新理念
而目前在地铁交通中,机器人应用广泛,结合度高的无疑还是在服务领域。初步了解下,市面上已经出现的地铁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小轨”、“小D”、YoYo、“晶晶”等多个品牌,它们分别在宁波、广州、郑州等多个省市地铁系统中获得了应用。如果说机器人在地铁建设和运维中的智能化表现,更多是对企业和国家机构带来了帮助,那么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则直接给乘客带来了便利。
在地铁服务领域,传统的人工窗口在人员流动较大时,经常会出现排长队、服务混乱等局面,一方面给工作人员带来难度,一方面也给乘客带来不好的出行体验。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极大的分流了乘客需求,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也便利了乘客咨询、购票等服务需求,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减少了拥堵现象的发生。
眼下,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已经对地铁建设方、管理方和使用方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于地铁交通本身而言,也对智慧化、数字化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愈发成熟,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机器人还将地铁交通进入更加智能化的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