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设立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2018/6/21 16:16:25
57118
导读:随着“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农民获得了一个专属节日,对于“丰收”的美好祝愿也会越来越强烈。未来,要想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实现年年大丰收,那么人工智能必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随着“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农民获得了一个专属节日,对于“丰收”的美好祝愿也会越来越强烈。未来,要想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实现年年大丰收,那么人工智能必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节日!“丰收节”正式设立 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
 
  近日,国家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个真正属于中国农民的节日。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重视,更是顺应了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除了“农民”,还有“丰收”。以往,农业、农民几乎是“靠天吃饭”,要想实现大丰收并非易事;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农业安全、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丰收的难度不断降低,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提速。
 
  农业刮起“人工智能风”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直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依然占据总人口较大比例,农业也依旧是国家基础产业之一。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价值愈发凸显,产业变革已是“只待东风”。
 
  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也相继崛起,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让“靠天吃饭”成为历史的同时,也推动着“智慧农业”建设走向更高水平。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人工智能概念被确立后,人工智能技术就开始融合农业发展,探索二者的“灵魂碰撞”。但是受制于技术水平问题,人工智能与农业并未取得太大成果。不过,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非昔日可比,正在农业变革中发挥越发关键的作用。
 
  在国家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影响下,我国科技企业纷纷加大在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各项投入,人工智能在探测土壤、灾害预警、自动播种等细分环节获得了广泛应用。相对于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交通、医疗等行业,农业的市场前景更为明晰、市场空间更为广阔,因此也受到了资本市场更多的关注。
 
  人工智能带来诸多利好
 
  目前,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化更是极为重视。在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一齐推动下,人工智能在金融、交通、医疗、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势不可挡。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不仅是着眼于这一前沿技术的商业转化,更多的还是为了促进农业变革,发展智慧农业。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将为现代农业的成长奠定关键基础。
 
  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播种、耕作等一系列环节,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同时控制农药消耗量,达到保护环境与降低成本的双重目的。另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能够提供给农户关键的可视化的指导性意见,从而更好地部署种植、施肥、采摘等工作。
 
  在国内,阿里巴巴发布了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将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利用视频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为畜牧企业或是养殖户提供多维度、可查询、可分析的数据档案。
 
  业内专家表示,农业的发展将迎来历史性变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为这个产业的改变提供关键驱动力。据国外机构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催生20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空间。
 
  当然,眼下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的融合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农业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还有待继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水平也不算太高,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而言都是不小的障碍。因此,人工智能与农业的协同发展还需直面短板,循序渐进,如此才能推动农业取得长足突破,让“丰收”成为常态,这样,“中国农民丰收节”过起来也将更有底气。

热门评论

上一篇:多元化发展驱动,家用机器人迎来光明前景!

下一篇:辩论机器人又击败了人类?说的再好不如实际落地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