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一年一度高考季人脸识别成考场新“门神”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2018/6/6 13:15:16
59667
导读:一天后的6月7日,我国的高考大幕就将正式拉开。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杜绝“替考”、“作弊”等现象的发生,教育部门开始积极利用科技手段赋能考场监管,而人脸识别技术正成新的主角。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一天后的6月7日,我国的高考大幕就将正式拉开。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杜绝“替考”、“作弊”等现象的发生,教育部门开始积极利用科技手段赋能考场监管,而人脸识别技术正成新的主角。

一年一度高考季 人脸识别成考场新“门神”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大幕,对于全国考生而言,这是个重要的人生路口。高考向来被视为公平与机会的代名词,其为所有考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晋级”窗口。正因如此,确保高考不会出现作弊、替考等现象就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高考保障中,其中就包括了人脸识别技术。
 
  验证考生身份的“利器”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个主要细分领域,也被称为面部识别。人脸识别技术依靠摄像头等设备采集人脸能够特征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在高考中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谓十分具有针对性。
 
  以往,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对于每一年的高考都是严阵以待,力图确保高考的有序、公平。但是高考“枪手”的问题一度严峻化,引发全国关注。人们对于“枪手”深恶痛绝,但是偏偏总有人想尽办法钻空子。如果不能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那么将导致高考的公平性原则遭到挑战,对其他考生造成不利影响。
 
  为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主管部门开始广泛采用科技手段助力不法行为管控,积极打击“替考”、“抄袭”等现象。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崛起,促进了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人脸识别成为构建高考保障体系,将“枪手”拒之门外的关键。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高考北京市、青海省西宁市、江苏省、广州市、深圳市、山东省青岛市等各地省市区都将启用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系统,在考生入场时进行身份验证,确认考生身份,杜绝“替考”事件的发生。
 
  不仅如此,广东省还在高考报名环节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采集考生相片和人脸特征信息数据,从而实现源头管控,确保考生个人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真实性,避免考生利用虚假手段获取报名资质。
 
  信息安全需加强重视
 
  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的隐患不断凸显。虽然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有效防范“替考”等行为,但是由于收集了全国多地数百万考生的个人生物特征信息,而生物特征信息具有性、性等特点,如此庞大的数据如果不能妥善保管以及应用,有可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目前,我国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但众所周知的是,在利益引诱下,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贩卖的情况仍较为常见,黑客与“内鬼”的威胁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巨大隐患。
 
  因此,国家应当加快涉及包括考生在内的公民生物特征信息收集、储存、利用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同时,应加强对于非法售卖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公民个人隐私安全。此外,负责收集、存储考生信息的教育机构及相关企业也需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主动承担法律义务与社会责任,确保广大考生的个人信息安全。
 
  我国人脸识别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除了高考场景外,人脸识别技术在机场、火车站、医院、银行、边检、商场等各场景中都站稳了脚步。目前在范围内,谷歌、脸书等巨头都在大力发展人脸识别,而国内的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海康威视、云从科技等科技企业也在不断强化相关布局。
 
  相对于国外,我国在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上占据了一定优势。在国内,不仅是在主流的安防领域,在移动支付、智能手机、无人商店,甚至是卫生间抽纸箱这些“非传统领域”,人脸识别技术都得到了愈加深入的应用,令“老外”大为吃惊。
 
  眼下,我国移动支付、无人零售、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处于成长期,视频监控密度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安防市场还是在其他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渗透率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推进,以及人脸识别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还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继续释放巨大潜力。

热门评论

上一篇:铁甲类综艺持续火爆,格斗机器人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下一篇:生物3D打印新品问世 产业发展需三管齐下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