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3D打印两度亮相《国家宝藏》保护文物显身手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2018/1/30 13:19:55
58501
导读:在《国家宝藏》目前播出的八期中,3D打印已经亮相两次了。除了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力挽狂澜,3D打印还以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方式默默守护文物。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在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目前播出的八期中,3D打印已经亮相两次了。除了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3D打印还以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方式默默守护文物。文物修复、被毁文物重建、文物数字化保护、相关文创产品制作……3D打印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近正在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每期一开场,“001号讲解员”张国立都会说一句“这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是的,虽然节目的主角是古老的文物,但《国家宝藏》的确营造了充满活力的氛围。这不仅是因为现场观众以年轻人居多,还在于该节目将悠久的历史与新兴的科技紧密结合,熔古今于一炉。
 
  就拿3D打印来说,它在《国家宝藏》目前播出的八期中已经亮相两次了。次是在河南省博物院云纹铜禁的今生故事里。云纹铜禁是由我国传统工艺“失蜡法”制成的,该技术在我国目前的飞机涡轮叶片制作中仍在发挥重要作用。3D打印在这里似乎被小小地“diss”了一下,故事讲述人表示3D打印飞机涡轮叶片的强度还难以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
 
  不过,据小编了解,国内外多项关于3D打印飞机涡轮叶片的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且已有部分成果产出。例如车商劳斯莱斯就在以激光沉积3D打印技术制作航空发动机叶片,并用钻石光源同步加速器来改善打印过程。相信随着技术进步,3D打印也将成为生产飞机涡轮叶片的一项常规技术。
 
  3D打印在《国家宝藏》舞台上的第二次出场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它为湖南省博物馆皿方罍器盖与器身的“团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节省时间,确保“完罍归湘”万无一失,3D打印的皿方罍器盖代替真实文物被工作人员带到远在美国的器身身边,并与之契合,印证了器身与器盖“同根生”的事实。3D打印以耗费时间少、仿真精度高的优势玉成了此番盛举。
 
  其实,除了在这种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3D打印还以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方式默默守护国家宝藏——3D打印文物模型在我国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教育项目中正扮演愈加显要的角色。
 
  2017年12月25日,央视重磅推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了首映式。其间,清华大学的柴跃廷教授展示并捐赠了一百件3D打印文物模型,用于国博的公益教育项目,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国宝,热爱国宝。
 
  此外,小编还了解到,在新一期《国家宝藏》中现身的浙江省博物馆良渚玉琮,此前也已出现在基础教育项目中。2017年4月,在良渚博物院、北京大学、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支持下,杭州第十一中学成立了3D考古社。学生们运用电脑自主构建玉琮模型,并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赠送外国友人。日前,良渚古城遗址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3D打印为基础的相关青少年教育项目,也不失为一种对申遗活动的支持与参与。
 
  当然,3D打印对文物的保护远不止于制作仿真模型这么简单,它能做的还有很多,例如文物修复、被毁文物重建、文物数字化保护、相关文创产品制作等等。如果您对此有兴趣,不妨看看小编之前写的几篇文章:《3D打印入驻博物馆 高冷文物从此触手可及》《3D打印兵分两路 助力文物保护》《恢复旧颜值创造新价值 3D打印让古建筑重焕生机》《智慧博物馆建设如火如荼 国家宝藏亦需科技守护》

热门评论

上一篇:“四”字第二笔咋写?智能领域的这些“笔画”有待规范

下一篇:首部无人机法规征求意见 这些重点不可不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