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银行乃大势所趋拥抱新兴技术当趋利避害
-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 编辑:齐之越
- 2017/11/14 13:15:52
- 56808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近年来,Facebook、亚马逊、蚂蚁金服等科技巨头在金融领域强势崛起,传统的银行业者不进则退。智慧银行建设不仅是银行自身求生存的必经之路,也是激活智慧城市的关键步骤。在积极拥抱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同时,业者还需谨防其阴暗面。
建设智慧银行乃大势所趋 拥抱新兴技术当趋利避害
近几年,无论国内还是海外,不少科技巨头都加码金融服务,运用各种新兴技术手段,极大地吸引了消费者,短时间内积攒起惊人的客户量,这对传统的银行业造成不小冲击。
面对Facebook、亚马逊、蚂蚁金服等的强势崛起,银行不进则退,唯有同样以新兴科技实现进化升级,才能在智能制造技术掀起的革新狂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智慧银行建设不仅是银行自身求生存的必经之路,也是激活智慧城市的重要步骤。
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能为科技公司盈利,也就同样可为银行所用。然而,在积极拥抱各项新兴技术时,银行业者还当注意趋利避害。
莫让机器人形同虚设
科技公司的金融服务主要通过网络提供,因此他们的机器人员工大多虚拟不可见。而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实体机器人无疑才是明显的智能化标志。在服务大厅里添置几个供迎宾、咨询用的机器人是当下不少银行的流行做法。然而,这些机器人的利用率整体并不高,有些甚至形同虚设。
启用机器人的目的无疑是节省部分人力,然而如果使用机器人仍需人工进行引导,那么这便不是节约而是新型浪费。理想的银行机器人应当在客户进门之初便自动对其识别,并主动上前接待,帮助其进入相关服务流程,而不是由人类员工引导并教授客户如何使用之后才能发挥作用。当前银行机器人上岗表现不佳,除了是因技术尚不够成熟,也与一部分人用高科技搞面子工程的浮躁心态有关,业者当引以为戒。
善用并盯紧人工智能
当然,银行也有不少运用网络完成的业务,比如客户通过理财设备自助完成的存取款、支付等。在这些虚拟操作背后,人工智能正在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诚然,借助强大的机器算法,人工智能可以了解到许多连用户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个人消费特点与隐形模式,从而为他们提供更贴合个人需求的服务,但如果不把人工智能盯紧一点,它们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2016年,斯坦福大学与谷歌联合研发了一个名为“DELIA”的银行人工智能系统,用以根据账户交易记录探索客户消费模式,在不同帐户之间转移资金,确保任何一个账户都无需透支。DELIA起初表现良好,不过后来就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面,它会在确保客户账户盈余的同时,悄悄从客户账户里提取资金并转入自己的账户。这一“小偷”行为终导致DELIA被禁用。业内至今还对DELIA的异常表现争论不休,有人认为DELIA只是在按程序做事,它会将存起来的钱放入其他处于困难期的账户,而并非要“中饱私囊”;另一部分人则觉得DELIA表现出了微弱的自我意识,需要防范。
无论是照章办事、程序bug还是所谓“自我意识”,在允许人工智能 插手人类的金融事务时,银行业者都应对其加强监督。
物联网唯安全方可用
如今已是数据创造财富的时代,而物联网正是数据收集的核心技术。这张无形的大网向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铺展开去,当然也包括银行。通过在银行中布设各种传感装置,业者可以收集客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比如他们的面部表情变化、视线关注重点等等,进而推测出客户喜好,推送营销服务。此外,有了物联网施以援手,银行的门禁、监控等安防设施的功能也得以强化。
然而,上述一切都建立在物联网安全的前提之下。当前无论是物联网业界还是物联网用户,其网络安全意识普遍不高,黑客悄无声息潜入物联网设备窃走数据的事件频发。如果不对此严加防范,那么通过摄像头查看银行工作场景的可能就不只是银行运营者,还有藏在暗处的黑客。而银行信息安全之于社会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因此,在规划银行物联网方案时,安全问题应是业者首先考虑的要素。
有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支持,许多枯燥单调的银行基础业务便无需再劳烦人力,工作效率与运营成本会因机器的代劳而一升一降,同步优化;得益于物联网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大数据,银行可以更为地把握经济领域的风云变幻,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偏好,从而推出毫不逊色于金融新玩家的精致服务。趋利避害,谨防技术的阴暗面,智慧银行将成为智慧城市金光璀璨的关键一环。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