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巨头入局出行领域潜在竞争悄然展开
- 来源:钛媒体
- 编辑:沐子飞
- 2017/10/1 8:35:05
- 39354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产品滴滴打车与摩拜单车的运营数据还在持续翻滚。据滴滴发布,目前平台每天订单超2000万,处理数据超过4500 TB,而摩拜早在六月就宣布日订单量破2500万,目前还在以月4%左右的速度增长。
一边是滴滴、摩拜们在卖力地宣传这些“数字”以彰显业绩,另一边我们却看到出行领域面临的爆炸性数据给运算能力提出的巨大挑战,显而易见,唯有云计算才能胜任这样的常态式、智能化的出行大数据处理要求。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由此,智慧出行这个云计算的新战场浮出水面,明星产品滴滴、摩拜的“幕后英雄”是腾讯云,而行业的其他大佬们也早已通过各种角度竞相入局。
入局伊始,云服务们还不在一个频道上
智慧出行并没有公认的定义,凡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将传统交通与互联网融合的,都可以认为是智慧出行。而这种融合,角度有很多,各云计算在入局阶段,侧重点目前看起来并不一样。
1、腾讯云:以“点”突破,自下而上
先看两类案例。
首先是腾讯云与滴滴的合作。2014年年底的补贴大战中,滴滴前期预估订单量涨幅在10%左右,市场回馈的数据却达到500%,宕机风险显现。经历过微信、QQ春节红包大战海量用户高并发的腾讯云此时介入,滴滴系统整体搬迁至腾讯云。
事实上,打车产品其商业模式核心必然是大数据,对车辆、用户的个体计算决定产品整体的策略和方向,腾讯云于滴滴的价值在于对个体出行数据实时统计及预测的运算支持。
此外,在车联网蓬勃发展之际,车载场景下的位置/社交/娱乐/支付等车联网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车联网运营服务需求快速崛起,腾讯云选择与蔚来汽车、广汽汽车、长安汽车等深度合作,承担汽车智能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及回传工作,用云计算帮助“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型,其价值说白了也是从汽车个体出发推动智慧出行的落地。
总结起来,腾讯云对智慧出行的布局,都体现在服务交通工具“个体”上,是一种物联网思维在出行领域的延伸,其两大出行客户滴滴及摩拜,以及近的汽车品牌合作皆是以“交通基本单位”——汽车或自行车为运营对象,以一个个的“点”为突破口自下而上介入智慧出行。这或许是因为腾讯系连接客户的独特基因,在服务2C公司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2、阿里云:从“面”出发,自上而下
去年10月,杭州·云栖大会上公布了“城市数据大脑计划”,而阿里云在智慧出行里的作品,典型的也是“城市大脑”中且重要的交通模块。
对交通视频进行实时处理,把摄像头与信号灯联动,计算出更“聪明”的红绿灯时间及转向配置方案,这样的过程必须依赖云端大规模计算集群,阿里云的价值便在于此。在公布计划之前的9月,交通模块已经在萧山区市心路投入使用,红绿灯智能化调节使得道路车辆通行速度平均提升3%-5%,部分路段达到11%,虽然不够明显,但也算是用大规模数据改善交通的探索。
无疑,阿里云介入智慧出行的方式,是从整个交通“系统”着手,自上而下对整个城市的交通进行“俯视”从而优化道路资源配置,其抓手仍然是红绿灯这样的传统的交通管理工具,这同阿里系擅长“体系布局”的基因密不可分。
3、华为云:封闭体系的全面优化
同腾讯云、阿里云不同,华为云介入智慧出行的案例体现在两个独立的封闭交通体系:轨道交通运营支持及ETC全国联网。
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交通标配,预计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突破10000公里,与之相对的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营的CCTV系统素来被“烟囱式建设、系统复杂、硬件单点故障影响无法避免”所诟病。
华为提供的地铁云监控解决方案实现了存储云化自组网,并可进行多种智能分析,而且基于云平台的开放优势,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视频与图像数据更为便捷,为调度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持,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长沙、合肥、昆明等城市上线。
此外,华为目前还在致力于将全国ETC联网,为高速公路出行提供运营支持。总得看来,“基站”式的公司基因决定华为擅长的仍然是数据和网络传输,交通数据的上层延伸和开发还需要其他合作伙伴。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