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恢复旧颜值创造新价值3D打印让古建筑重焕生机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2017/9/22 16:09:03
60434
导读:3D打印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处于审美与实用的交界,古代与现代的分野,在革新21世纪人类住宅形式的同时,也让古老建筑重焕生机。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近年来,3D打印在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中大展身手,它也同样可以为栉风沐雨的古建筑撑起一把高科技保护伞。3D打印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处于审美与实用的交界,古代与现代的分野,在革新21世纪人类住宅形式的同时,也让古老建筑重焕生机。 
恢复旧颜值创造新价值 3D打印让古建筑重焕生机
 
  在各类文物中,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尤为艰难,因为人们一般无法将其置于与外界隔绝的室内封闭环境中,它将与其他暴露在阳光下、空气中的普通物体一样受到种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古建筑的老化几乎无法避免。维修、养护是不可取消的长期工作。
 
  不同国家的古建筑面临的威胁千差万别。我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且有大量繁复结构和雕梁画栋,因此保护工作的主要难题在于防火、防腐、防蛀和色彩修复。而在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古建筑当前的大敌人是战火。
 
  无论古建筑是被岁月逐渐剥蚀还是被战争瞬间毁灭,对于人类文明而言都是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传统保护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中大展身手,它也同样可以为栉风沐雨的古建筑撑起一把高科技保护伞。
 
  古建筑可能遭遇的严重破坏莫过于被整体摧毁。面对这样的情况,修复已是无望,但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古建筑仍需重建。3D打印正是“神还原”的不二选择。
 
  2015年8月,叙利亚遗迹贝尔神庙被ISIS炸毁。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毁灭令人痛心不已。为此,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迪拜未来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利用神庙被毁前的2D照片创建了的3D模型并实施打印,终将还原后的巨大拱门在伦敦和纽约分别展出。
 
  尽管贝尔神庙凭借2D照片在人间再现,但理想的3D建模参考数据无疑还是应通过3D扫描获取。现在,给展柜中的文物建立3D扫描数字档案以备不时之需已成为博物馆的基础工作,而室外的古建筑更加需要这种防患于未然的保护。就拿我国的古建筑来说,一旦它们遭受损坏,那些丰富的纹饰细节很难通过2D照片来还原,必须以的3D模型为依据。此外,古建筑表面的色彩会因长期损蚀而黯淡、残缺。用普通涂料进行人工修补往往有失,而新兴的混彩3D打印技术却可以更细腻地调制涂料,均匀地层层铺陈,是一位出色的“化妆师”。
 
  除了帮古建筑恢复往日颜值,3D打印还能助其创造新的价值。若是要将一处古迹发展为旅游景区,仅凭原有的古建筑资源往往不够。引入仿古建筑在所难免。然而,用传统手法粗糙仿造的结果常遭人诟病,不但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还会令游客心生反感。因此,国内一些园林古建公司转变思路,把3D打印作为仿古建筑的核心工艺,收到良好反馈。一方面,3D打印的建筑零部件仿真度高,具有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3D打印比传统仿建花费的时间和材料成本更少,价格优势明显。这些在3D打印机中诞生的仿古建筑入驻景区几乎没有违和感,成为历史遗产的优美点缀。
 
  3D打印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处于审美与实用的交界,古代与现代的分野,在革新21世纪人类住宅形式的同时,也让古老建筑重焕生机。

热门评论

上一篇:自动驾驶与飞行汽车商用 出租车或担当未来交通

下一篇:遏制“黑飞”需双管齐下 反无人机系统成法律好伙伴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