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移动支付引发“无现金”风波信息安全才是致命伤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未闻花名
2017/8/24 13:57:36
62341
导读: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无现金”概念、去现金化日益贴近普通民众的工作生活。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已成为移动支付。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支付的新常态。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无现金”概念、去现金化日益贴近普通民众的工作生活。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已成为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引发“无现金”风波 信息安全才是致命伤

 
  8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已成为移动支付。同时,在未来的金融生态系统中,大型科技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结论并非夸夸其谈。该报告显示,Apple Pay用户总量为1200万,而支付宝竟达到4.5亿之多。对此,世界经济论坛金融业创新项目主管杰西·麦克沃特斯分析,“中国消费者信用卡持有率较低,这让移动支付能够直接占据主流,而西方消费者对于从刷卡到扫码的支付转变热情不足。”
 
  中国成为移动支付
 
  的确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支付的新常态。无论是在便利店、商场还是餐馆、公交车,甚至是大爷大妈出入的菜场都开始流行起了“扫一扫”。面对移动支付大潮的猛烈进攻,以支付宝、微信为首的巨头企业纷纷布局新零售,通过不同战略掀起了一场场不同凡响的线下支付大战,而中国的战况异常激烈。
 
  有研究表明,中国民众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的普及度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6%。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
 
  另据《2017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达2085 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3.3%,2016年移动支付规模达157.6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45.6%;其中65.4%的移动支付用户偏好使用支付宝进行线下支付,32.3%用户偏好微信支付。
 
  “无现金”概念风靡 关注度持续攀升
 
  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无现金”概念、去现金化日益贴近普通民众的工作生活。支付宝的“无现金城市周”活动、微信的“无现金日”……花样百出的营销战略却终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感。
 
  事实上,移动支付作为支付方式的一种选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其自身并不存在任何的利弊关系。客观来说,“无现金”模式使得交易更加便利,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但为何却遭到了部分消费者的不满呢?
 
  首先,是认知的错误。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提供的只是一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多一个的选择项,而不是抵制现金交易。其次,营销战略的错误导向。在各式各样的营销攻势下,部分商家为谋取利益,拒绝接受现金交易,使得“无现金”概念受到诸多诟病。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已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因此商家可以鼓励大家使用移动支付,但不能拒收现金。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更应受重视
 
  相比移动支付带来的“无现金”风波,信息安全、盗刷风险、隐私泄露等问题更加严重。例如今年年初支付宝出现的“致命漏洞”,只需通过“忘记密码”选择熟人认证,经过一系列操作以后,别人就可以重置密码盗取你的支付宝账号。
 
  其实不只是如此,目前在有关移动支付消费者的保护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行业标准都还存在缺陷。比如现在很多第三方支付会公开表示会提供相关的责任保险,但并没有公布详细的保险合同条款。
 
  因此建立健全移动支付相关保护机制,完善移动支付安全系统,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及法律保障,将不法分子拒之门外,才能唤起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乃至整个互联网安全的信心。

热门评论

上一篇:我国车联网迎来黄金时代 智能制造产业获多重利好

下一篇:高精地图成自动驾驶“新宠” 北斗入局送来突破良机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