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动力强劲智能硬件市场迎热销潮
- 来源:中国工商
- 编辑:一不做
- 2017/7/6 10:19:08
- 27761
智能硬件还是风口吗?尽管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但种种迹象表明它仍然是一个动力强劲的风口。当下,以VR、机器人与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硬件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及独角兽企业榜单显示:尽管智能硬件领域只有四家企业入榜,数量占比仅3%,却占总估值比重的13%,其中小米和大疆创新两家估值均大于100亿美元,进军超级独角兽队列,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市场上智能硬件热销风潮之外,其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从静默期到爆发
在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认可度在2014年以前属于长期静默的状态,真正的发展应该是自2014年开始,也因此2014年被称为智能硬件的发展元年。2014年以来,互联网和IT巨头在智能硬件领域投入巨大,几乎每个月都有重量级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发布,每隔几天就传出数十亿美元的大手笔并购,同年9月,亚马逊投入5500万美元发展其硅谷硬件部门Lab126,推动智能家居设备的研发。2015年产品品类爆发式增长,智能硬件的发展也达到了火爆的程度,期间,比较典型的是小米公司,投资数十家公司帮助其建立完善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如网络监控头、智能血压计等各种智能硬件,均围绕小米手机展开。2016年,随着产业链的成熟,芯片、传感器、通信技术、云平台以及大数据等的有效支撑,智能硬件全面进入市场启动期,资本、孵化器、技术、人才、政策等亦正向这个行业倾斜。
所谓智能硬件,百度给出的解释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全新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实际上,在具体的应用中,智能硬件是以平台性底层软硬件为基础,以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新型显示及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以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硬件为载体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随着技术升级、关联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从而实现了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并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交汇点。
作为硅谷的风向标,风投和创投机构等并购基金的视野已经逐步从软件转向硬件。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国内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仅为13亿美元,2013年为33亿美元,2014年呈现爆发式增长,一度达到108亿美元的规模,2015年为424亿美元,2016年为552亿美元。前瞻产业研究院新的报告显示,预计2019年中国的智能硬件市场有望增长到5414亿元人民币。分析师预测,未来几年,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上千亿美元,智能硬件的投资热潮正在到来。
互联网基因受宠
智能硬件的兴起,与资本助推息息相关。2014年创投圈火热的两个领域即是智能硬件与O2O,比起O2O的炒概念,智能硬件更为实际。2014年之前,大多投资者都在投成型的智能硬件产品,只要市场可观、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基本都可以投。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智能硬件的火热让一些投资者开始关注产业链上游的情况,一些新材料生产商家、声场工厂及传感器厂家等开始受到资本热捧。
在大量风投背后,是对于智能硬件的兴趣以及发展信心。有投资者表示,智能硬件在品牌、价格、时尚性、功能上都抓住了年轻消费者。而他们是主流消费力,这就是大量风投涌向智能硬件投资的原因。任何东西变智能了,都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去深入探讨发展的机会。
与大部分的产品投资相同,在智能产品的投资上,投资者看重的是产品的市场反应、创业团队的实践能力以及整个公司的商业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产品种类多元,分类标准也没有得到统一,但是相比可穿戴和智能家居,大部分投资者更青睐健康类的产品。
智能硬件投资者杨世毅表示,“团队在筛选产品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刚需和痛点。”
健康类产品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智能化硬件在市场占领上更具优势。对比健康类产品,科技酷炫东西不是刚需,大众消费相对较少。以木木健康为例,从创立到做出成品,其CEO陈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血压计年销售数量做到10万余台。
同时,智能硬件也在重复着智能手机之前的路径。现阶段,智能硬件的技术还有待提高,许多硬件产品功能不过硬,标榜具有数据处理功能,但实际上只是简单地反映数据本身。这种浅层的数据也阻碍了产品本身发展。智能硬件成为刚需还需要长时间的发展。
供应链的完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大部分创业团队规模在十几到二十人不等,这些人要涵盖设计、工艺开发、联系制作、宣传策划等一个大公司几个部门的流程与环节,对创业团队的综合实力要求更高。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做软件开发的互联网企业所不同的是,硬件创业者还需具备供应商管理的相关经验。
而比起转型中的传统企业,投资者更偏好本身就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业者,更看中他们身上无畏的个性。
智能硬件创业失败率极高,从产品角度计算失败率高达95%,从公司角度也至少有85%。
“我个人更偏好互联网团队,互联网是一整套生态的东西。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传统公司比较看中毛利率,不能接受失败和亏损。但是互联网团队就不一样,他们接受亏损,甚至很多公司一开始就可能亏损,到后才会盈利,这一套才是互联网思维。”经纬创投投资经理冯大刚表示。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