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潜心育芯中国半导体产业也需韬光养晦

来源:芯思想
编辑:一不做
2017/6/5 8:57:42
32394
导读:瓴盛科技成立的信息甫一发布,就引来一阵热议。,有多位业界大佬对笔者表示,口水之争,非理性行为,静下心来思考才是正理。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瓴盛科技成立的信息甫一发布,就引来一阵热议。针对目前沸沸扬扬的讨论,我们要从半导体产业属性出发进行探讨研究,才有可能去伪存真,认识到半导体产业的特殊性。
 
  瓴盛科技成立的信息甫一发布,就引来一阵热议。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观点纷纷出炉,很多的是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甚至是仅仅搞噱头而已。
 
  针对目前沸沸扬扬的讨论,口水战有愈演愈烈之势,纠缠升级之时,有多位业界大佬对笔者表示,口水之争,非理性行为,静下心来思考才是正理。
 
  我们要从半导体产业属性出发进行探讨研究,很可能会去伪存真,认识到半导体产业的特殊性。
 
  半导体产业发展提倡开放、合作、市场化竞争
 
  在经济化的大棋局中,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半导体作为一个性的产业,中国也不可能完全闭门造车,应该秉持开放、合作、竞争的心态,凭借中国的市场力量和地位,整合技术和市场资源。
 
  在2016年的“促进半导体价值链的合作”研讨会上有业界大佬表示,在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一定需要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产业发展。有了交流,才能够了解;有了了解,才能形成共识;有了共识,才能想出办法;有了办法,才能合作;有了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有专家表示,价值链有开放属性,这个行业只有开放起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才能大幅度增强。因为价值链指的是价值附加值通过分散的生产网络进行分布。这意味着,当一个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开放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力量进入来进行创新。这意味着,当行业有共同标准,贸易壁垒、投资壁垒很低的时候,企业就能进行收购,愿意去参与外企的收购、或者政府采购。这意味着,当行业准入门槛更低,企业不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源才能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企业的创新精神就会更强。
 
  做为一个垂直性整合的行业,半导体企业在经济当中应当共赢,每个单独的地区不可能产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需求。一定要警惕保护主义的抬头,产业需要开放、互惠,才能继续存在下去。价值链的优势,在单一一个国家没法实现,无论这个国家内部的生态系统多么多样化,都不可能像体系一样全面和具有创新性。所有的供应链必须是开放的、竞争的,才能实现互利。
 
  半导体作为一个性的产业,中国半导体产业与半导体产业链密切融合,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就是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能狭隘地将两者对立起来。
 
  因此对于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行为,我们要大力提倡。希望国家在出台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政策方向,有序引导市场,形成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化竞争,避免无序和恶意竞争。
 
  潜心育芯,扎实做好体系建设
 
  半导体业向中国的转移加剧,势不可挡。面对新的形势下,中国半导体业试图借助“肩膀”,迅速提升自已,但是能否“如愿以偿”,尚不好下后的定论。恐怕这是一场力量的博弈,关键在于自身要努力。
 
  有业界专家在多个场合的公开演讲中指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链、创新链与金融链的协同配合,像集成电路这样化、高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更需要“三链”的配合推进。2008年,核高基(01专项)、集成电路专项(02专项)、新一代无线通信(03专项)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始实施,我国开始围绕集成电路的产业链部署创新链;2011年发布的《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文),在资金、政策、融资、人才等方面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重大支持,产业链建设加速;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国发〔2014〕4号文)发布,建立了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同时激励了地方与社会资本对集成电路产业大规模投入,彻底激活了集成电路产业的金融链。
 
  中国集成电路在产业链、创新链与金融链“三链”的配合推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集成电路的技术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产业生态链布局进一步完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
 
  海思、瑞芯微的设计水平已经推进到16/14nm,SoC设计能力接近先进水平;中芯的28纳米工艺实现规模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取得突破,预计将于2018年投产;长电先进、晶方半导体的3D、系统级、晶圆级先进封装加快布局,中封装占比提升至30%;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江丰电子、安集微电子生产的关键装备和材料进入国内外12寸晶圆生产线,部分细分领域进入前列。
 
  走出去和引进来,打铁还要自身硬
 
  2014-2015年,中国企业和资本走上并购舞台,清芯华创牵头收购美国豪威科技(OV);武岳峰资本牵头收购美国芯成半导体(ISSI);建广资本收购恩智浦射频和标准产品部门;长电科技并购新加坡星科金朋;通富微电并购AMD的封测厂;中芯收购意大利代工厂LFoundry;近两年以国内资本主导开展的并购金额达到130亿美元。
 
  中国半导体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引进来”,“合资风”非常盛行。
 
  中芯、华为、高通和比利时IMEC组成合资公司,联合研发14纳米芯片先进制造工艺;英特尔与清华大学、澜起科技签署协议,在服务器芯片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高通与贵州省政府成立了合资公司华芯通,开发基于ARM架构的高性能服务器芯片;天津海光获得AMD公司X86架构授权,设立合资公司开发服务器CPU芯片。格芯半导体在成都设立合资公司,打造FD-SOI生态链。
 
  现阶段中国半导体业的合资模式中,一般都是国外半导体大厂主导技术与市场,中方大多是出资、出地,提供各种的优惠条件与保障作用。但要想通过合资企业,获得关键的先进技术的转移却决非易事。合资企业中,外商首先转移的一定是成熟的产品或制程,对于先进制程技术的转移,尽管合作文本中规定的非常完善,但在操作上总会出现“推迟转移”的状况。
 
  无数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先进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用市场也是换不来的,国外半导体大厂也不会拱手相让。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加强研发,才能从“学生”变“老师”。
 
  多务实,少浮噪,中国半导体产业也需要韬光养晦
 
  2017年1月6日,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发表了名为《确保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长期》的报告(下文简称《总统报告》)。《总统报告》矛头直指中国,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已经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委员会建议政府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加以限制。《总统报告》称中国在实施一项长达十年的半导体支持计划,总资金达1500亿美元。(十年1500亿美元,偌大一个中国一年才投入半导体产业150亿美元。而三星电子2015年一年的投入就高达151亿美元。)
 
  有业界大佬提出,在中国半导体走出去策略受到遏制的时候,中国半导体也要学会韬光养晦。
 
  大佬表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按韬光养晦的方针,收敛锋芒,埋头实干,不仅在动荡的时局中站稳了脚跟,而且开始大踏步赶超。中国的GDP接连超过了英法德日,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尽管中国半导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半导体还没有真正硬起来,我们离半导体产业强国梦、大国梦还有相当的距离。
 
  半导体产业要坚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收敛锋芒,埋头实干。
 
  【芯思想评论】
 
  符合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市场行为不应该受到指责,针对具体个人的非议更不可取。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依靠口水之争的指责是不可能立足于市场的。做好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才是更重要的。
 
  (原标题:从“学生”变“老师” “中国芯”打铁还要自身硬)

热门评论

上一篇:你怎么看?研究预测AI将在50年内全面超越人类

下一篇:开源云计算的5大发展趋势浅析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