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十字路口的抉择无人机如何兼顾发展与管控?

来源:央视网
编辑:半城明灭
2017/5/23 10:36:04
34044
导读:无人机行业的前景本十分广阔,但是频频登上新闻热点的“黑飞”事件却让行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站在十字路口的无人机,面对发展与管控的双重压力,怎样的抉择才能获得双赢呢?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无人机行业的前景本十分广阔,但是频频登上新闻热点的“黑飞”事件却让行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站在十字路口的无人机,面对发展与管控的双重压力,怎样的抉择才能获得双赢呢?
 
  近年来,技术的飞快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让无人机被预判为未来有前景、发展快的行业之一,相关机构预计,无人机行业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千亿元。
 
  然而今年上半年以来,它却因“黑飞”这样的负面形象频频进入大众视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频频出台严管措施,行业发展因此蒙上一层阴影,走向十字路口。
 
  无人机频繁黑飞空管雷达都无法直接监测
 
  “黑飞”,即违法违规的、未经登记的飞行。央视网记者梳理上半年以来的“黑飞”发现,无人机违规飞行不仅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飞行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
 
  5月18日晚,杭州西湖边,一架无人机突然失控,高速旋转的机翼划伤了一名从北京来的游客,游客左眼球被拉出一道1厘米左右的口子。
 
  3月15日,烟台蓬莱机场上空出现了无人机入侵飞机起落航线事件,导致当日烟台机场上空3个航班备降、1个航班返航和大量航班积压延误;2月到4月,青岛机场发生了3起无人机扰航事件,有几个航班进行了避让。
 
  4月中旬至5月初,成都双流机场连续发生多起严重的无人机扰航事件,仅4月21日下午2时至5时就先后出现了三架无人机扰航,这直接导致了58个航班备降西安、重庆、贵阳和绵阳机场、4架飞机返航、100%航班延误、超1万旅客出行受阻被滞留。
 
  据民航部门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发生无人机扰航事件4起,2016年猛增至23起;2017年以来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5月中旬西北工业大学就无人机“黑飞”监管进行了一次专业研讨。中国民航四川安全监督管理局主任曾阳在这次研讨会就4月14、17、18和21日成都双流机场连续发生的无人机扰航事件进行了分析。
 
  曾阳介绍,绝大部分非法干扰的无人机信息都是由起降阶段的航班机组在空中发现,管制部门只能根据航班在雷达上的经纬度位置,结合机组报告无人机的相对位置,大致推算出一个位置向公安部门报告,公安部门在收到信息后,还需要通过软件比对,才能大致确定地面的排查范围。而现有的空管雷达设备无法直接探测到无人机的活动。因此,截至目前,还未能成功抓获肇事者。
 
  黑飞倒逼监管8月31日前完成实名登记
 
  在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下,国家民航局5月16日宣布,民用无人机将实行实名登记注册,6月1日正式对质量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登记工作将于6月1日正式开始,对于已经拥有无人机的单位和个人,需在8月31日前完成实名登记。
 
  据媒体报道,国家空管委正在牵头起草一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具体管理规定,规定将明确对未按规定进行无人机实名登记的行为给予处罚,该规定将是国家层面对无人机管理的高行政法规。
 
  于此同时,各地也紧急出台关于无人机的管理条例。
 
  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强调,要坚持应急谋远和标本兼治相结合,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无人驾驶航空器违法违规飞行行为。
 
  重庆和成都市公安局都先后发布关于机场净空区域安全保护的通告,严禁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未经军民航职能部门批准,在成都双流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进行无人机、航空模型等飞行活动。同时提醒,购买无人机的市民,需要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登记备案。
 
  大连机场也表示,在净空保护区放飞无人机等升空物体的行为,不但会面临数万元的高额罚款,情节较重的,还将受到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杭州机场也制定完成了防控工作方案,拟利用“电子围栏”技术防控无人机。
 
  5月21日,新华网无人机培训学院及40多家无人机企业和个人在成都发布行业自律倡议书,共同呼吁相关企业和个人合法有序地使用无人机,自觉抵制“黑飞”,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然而这样真的就可以管的住无人机“黑飞”吗?
 
  业界对实名制效果存疑“一刀切”或伤害行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西昌学院法学教授王明雯在今年两会期间就建议从国家层面制订无人机管理办法。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他说,事物均具两面性,管得好,无人机可为我所用,为大众造福;管得不好,则可能因为一些特殊事件给行业带来抹杀性影响。
 
  王明雯说,现有法律体系中并未对无人机作出明确规定,能够作为执法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以及《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中均未考虑到无人机的特殊性,如沿用原法律法规,则对民用无人机造成了事实上的“一刀切”局面。
 
  飞哥,原名许飞,某军队院校航模队教练,是航模队的“”飞手。日前他在媒体公开发文认为,无人机实名制仅是开始,意识和有效监管更重要。他认为,我们缺失的是不仅仅是一个实名制管理制度,这是步,一味要求使用者具备资质认证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空域不安全的问题。
 
  “无人机实名认证制度和在机身表面贴二维码只是初级的手段,防君子不防小人;更进一步的做法应该是树立电子围栏让无人机不能进入禁飞区,通过强硬的手段将它击落并追踪到肇事者。目前来看,还不能,所以监管手段的升级迫在眉睫。”许飞说,法国甚至训练老鹰来抓捕无人机。
 
  央视网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多位无人机爱好者以及相关从业者也表达了类似的关切。
 
  成都一位无人机销售人员向央视网记者抱怨禁飞严重影响到个人收入,同时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成都警方给出的禁飞区域并不明确,个人飞行申报没有详细流程。“为什么现在对于任何事物的管理都实行一刀切的形式?我国无人机产业走在世界前列,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支持,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准备放弃现有的成功?为什么不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同时,一些商家和无人机爱好者还提出,应该给无人机一个明确定义,什么样的飞行器应该登记,他们认为出现在重庆和双流机场上空的到底是不是无人机,这个问题更应该首先搞清楚。
 
  专家:从技术上升级监管手段强制执行禁飞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无人机事业先河的开创者,该校无人机如今已成为全国大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前述背景之下,5月中旬,国内无人机监管技术研讨会在该校召开。来自全国各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对无人机监管从技术角度进行了重点探讨。
 
  我国民航系统首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民航大学赵嶷飞教授针对我国民航机场净空保护区目标小、频谱拥挤、地形复杂和人口密集等实际现状,给出了开展限制区动态管理的技术研究可行性探讨,然后通过空地协调管理保障无人机正常和安全飞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飞控学术带头人盛蔚教授提出,要对无人机系统开展健康监控与整机匹配绑定技术、离线性能评估和在线功能检测等技术研究来解决无人机管控难题。
 
  中国民航西北空管局工程师张璐认为,应将无人机监管纳入民用航空法,同时为无人机配备规范的ADS-B接收装置,探索无人机“驾驶证”制度。
 
  张璐说,目前很多无人机操作者仅持有一个操作合格证,很多人抱着一种玩航模的心态操控无人机,这是非常不合适,也是很危险的。就拿无人机扰航事件来看,大部分人都是无意的,但由于缺乏禁飞区的概念,仅仅由于自己的爱好却给飞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如果将无人机“驾驶证”作为一种行业准入证,在考取时有严格的培训学习、安全操作等,相信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种有序的规范。
 
  张璐还建议,可以将主要机场的地理坐标信息,以及机场周边的禁飞区和限飞区尽可能收录到无人机产品中,为每款无人机配备规范的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强制其执行禁飞和限飞指令,降低人为因素,由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无人机威胁民航飞机的可能性。
 
  原标题:央视:十字路口的无人机 “黑飞”管控与行业发展如何兼顾?

热门评论

上一篇:3D打印:为珠宝行业带来无限创意与效益

下一篇:4D打印会否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催化剂?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