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人形机器人从“理想”照进“现实”,到2030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2023/11/9 14:59:40
42111
导读: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各种场景的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并且在医疗、特种环境、制造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最近,我国人形机器人相关话题热度不断攀升!2023年11月份以来,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就有近200条关于人形机器人相关话题的互动记录。众多投资者纷纷对相关上市企业发出提问,确认是否有涉足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
 
  人形机器人技术是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复杂系统,其核心部分包括“大脑”和“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
 
  近日,由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机器人创新产业园正式成立。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诞生。
 
  据了解,该公司将围绕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原型、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运控系统、工具链、开源OS及开发者社区等5项重点任务攻关。并打造全球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母平台”,首个大模型+开源运控系统“软件母平台”。
 
  目前,人形机器人从“理想”照进了“现实”。10月20日,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人形机器人具体的产业发展目标和时间规划,并为下一阶段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指明方向。
 
  《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等。
 
  11月7日,全球首个互联网主题大型科技馆——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据悉,参观者能以互动、可视化的方式,沉浸感受未来互联网连接太空、天空、地面、海洋的综合场景。在科技馆现场,还来了一位人形机器人“明星”。搭载了达闼云端大脑和RobotGPT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Cloud Ginger“小姜”闪亮登场,轻而易举地完成迎宾接待、群舞表演、发放物品、冲泡咖啡等,吸引了一大波参观者留足。与此同时,达闼的这款人形机器人还可以“扮演”展会讲解员,围绕展示台进行导览讲解乌镇的智能制造,使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展品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各种场景的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并且在医疗、特种环境、制造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预见的是,在人形机器人蓬勃态势下,核心零部件产业链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具备完整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硬件制造领域优势明显,产业链配套能力强。

热门评论

上一篇:告别“塑料污染”? “以竹代塑”打开塑料源头替代新局面

下一篇: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航天器用 CMOS图像传感器质量保证评价方法》等2项征求意见函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