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一幅繁忙的“春耕图”正在株洲各大企业展开!

来源:株洲市工信局
2023/2/17 11:26:16
22191
导读: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今年是国家优化疫情防控举措的第一年,一幅繁忙的“春耕图”正在株洲各大企业展开。
  有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马不停蹄海外参展,开拓市场;也有湖南三湘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活力全开保生产,赶制订单;还有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定下一个亿的“小目标”。
 
  信心是黄金。这些株企们正凭借硬核实力大步“走出去”,抢抓贸易机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稳订单,力争新的一年里实现更大发展。
 
  三湘硬质合金工具 小犁头跨向国际化
 
  犁头推进,正是春耕农忙时。湖南三湘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湘硬质合金工具)的工人,正忙着赶制一批来自加拿大的犁头订单。全球粮食产业发展持续向好,这个小微企业也“好风凭借力”,以小小犁头,大步跨向国际化。
 
  长宽30厘米左右的犁头,堆在货柜中毫不起眼。“一旦装上主机,几十上百个犁头同时转动,上百米宽的农机开过,犁地、播种、下肥料……一两百亩地只要一会功夫。”公司负责人刘天成介绍,安装有三湘硬质合金工具犁头的现代大型农机,活跃在全球重要的粮食产区。
 
  几公斤重的犁头,最关键部位,不过是顶端不到3厘米的硬质合金耐磨件。10余年间,为了这小小的耐磨件能“饱受折磨”,三湘硬质合金工具不断探索,向细分领域隐形冠军迈进。
 
  从硬质合金胚料生产、地矿类工具生产转向农用犁头生产,刘天成说,这源于一次国外展会。当时对方拿着样品问他能不能做,刘天成回答,在硬质合金之都的株洲,我们拥有着大量的技术工人储备和供应链支撑,有很多其他地区做不了的硬质合金细分领域,优势显而易见。
 
  利用信息差,10余年间,三湘硬质合金工具成功成为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两大农机主机厂的供应商,并培育了一大批初创期农机企业。
 
  在疫情和国际不稳定因素的刺激下,农机主机厂搭上粮食产业正向发展的东风,大企业不断做大,新兴企业纷纷涌现,三湘硬质合金工具也因此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
 
  “目前,现代化农业还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产业全球化尚处于萌芽状态,农机工具未来是持续增长的刚需,我们也跟着产业逆势上向前。”刘天成介绍,别看一个小小的犁头,大型农机一装就是200个,作为农机上的易损件,客户有很高的忠诚度和复购率。
 
  看准未来市场,三年疫情期间,不方便出国的刘天成反复复盘、琢磨往年参展资料。“往往一个新客户所需产品从试制到成品要一年,寄出样品后,一年也可能等不到回信。”在疫情阻隔下低效的单向沟通中,三湘硬质合金工具发展出新客户26家,目前都处于孵化阶段。
 
  一开年,三湘硬质合金工具一面忙着生产来自大型主机厂的春季订单,一面招兵买马,为四五月份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走访做人才准备。
 
  虽然目前还是一个近两千万元的中小微企业,但刘天成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株洲硬质合金产能完全不是问题,只要找准细分市场并耐心培育,未来,株洲硬质合金还拥有无限可能。”基于对产业的信心,今年,三湘硬质合金预计保底增长30%,向50%增长努力。
 
  在农机市场站稳脚跟后,三湘硬质合金工具并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犁头。刘天成计划逐渐从犁头拓展到犁座,为主机厂匹配更加丰富的产品类别,并向转型升级为生产方案解决商。
 
  华联瓷业 海外抢单“未下鞍”
 
  2月9日,当记者来到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瓷业”)时,该公司一支参展团队刚刚结束德国法兰克福展,准备回国。
 
  “从病毒进入‘乙类乙管’后,公司迅速行动,开启了出国参展之路。”华联瓷业副总裁张平告诉记者,2月的德国法兰克福展,3月的美国芝加哥展,都将出现华联瓷业的身影,公司一把手也马不停蹄,将亲自出访,逐一拜会国外大客户,“过去三年,我们主要通过线上与客户进行交流,效果总不如亲眼看到产品,面对面交谈来得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抢回失去的三年。”
 
  法兰克福展和芝加哥展被视作全球上半年最高端的消费品展,它们不仅对参展企业全年的订单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将帮助企业了解当前全球在消费品领域的最新流行趋势,意义重大。
 
  张平介绍,在前往法兰克福前,他们就做足了预案,“在设计方面,我们对整个市场做了预判,主推哑光产品,产品器型的规整度也更符合欧洲的品味需求。在营销方面,处方签,我们就向老客户发出邀请,确定他们的到馆时间和频率,提高沟通效率。”
 
  “从目前的客户到店情况来看,整体情况还不错。展会现场人山人海,每天有30到50组客户到店接洽沟通。”张平说。
 
  那展会现场反馈的订单情况如何?张平坦言,还需看整体经济形势。
 
  “目前疫情的影响在法拉克福展上已经基本看不到了,但俄乌战争升级以及美联储加息,将对全球经济形势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国外消费品市场的行情。”张平解释,从他们与参展客户的交流情况来看,大多数客户认为市场将向着复苏迈进,基本保持了乐观的态度。
 
  在法兰克福展上,张平还发现一个新现象,此前由中国企业唱主角的展会上,冒出了不少其他国家企业的身影,像葡萄牙、泰国、孟加拉国、土耳其等,“这也意味着我们今后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我们自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曾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欧美市场,华联瓷业将目光瞄准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辟新兴市场,谋求新的增长点。
 
  张平介绍,今年,他们还将首次在印度尼西亚贸易博览会以及东京礼品展上开设展位,积极参与到当地的市场开拓中。
 
  “无论做什么市场,都需要耕耘,要以产品本身为重点,与客户产生粘性,符合客户价值,他们认同你,才有机会与他们合作。这个过程或许无法一蹴而就,但总需要我们去尝试、去创新。”张平说。
 
  对于今年公司的外贸出口情况,张平预计,或将呈现“先抑后扬、气象万千”的态势。“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些国外客户处于持币观望状态,一旦局面打开,全球经济形势扭转,将迎来一波高峰。”
 
  面对重重压力,今年华联瓷业将整体销售额目标提升了30%,“我们相信一定能完成!”张平语气铿锵。
 
  联诚集团 也有一个亿的“小目标”
 
  作为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商和供应商之一,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诚集团”)切实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联系了七年,瑞士巨头企业第一次给我们发来询价邮件;日本主机企业也正在采购联诚集团的风机样机。”联诚集团海外营销部负责人吴呈感慨,“今年自主出口目标要突破1亿元。”
 
  靠自主创新,突破“圈层”
 
  自主创新,是联诚集团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时间拨回20年前,彼时的联诚集团还是我国铁路系统刚改制的一家劳动服务企业。
 
  为推进企业转型,联诚集团向最先进的企业学习——引进西门子先进制造工艺及管理思维,成立地铁铝部件事业部,成为西门子机车顶盖的独家供应商。
 
  这也成为联诚集团外贸事业版图的开始。
 
  2016年,德国西门子MIREO平台城际列车第一次从外部企业采购系统集成部件——冷却装置。凭借之前多年累积的信誉和实力,联诚集团受西门子推荐,与马勒公司、AKG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标。
 
  这是一次“老鼠与大象”的比拼。除去名气、规模不及巨头,这次产品的技术难度要求格外高。据介绍,不同以往一台车会配备2台冷却装置,德国西门子MIREO平台一台车仅配备一台冷却装置,对冷却装置的可靠性、效率、重量、噪音都有很高的要求。
 
  “机会来了,如果不敢迈出这一步,那就永远只能做个低层次加工厂,无法向创新型企业转型,更别提走出去。”联诚集团负责人表示。
 
  同年,联诚集团也曾尝试“走出去”,向瑞士巨头企业抛去橄榄枝,但被对方以“不考虑中国供应商”的理由拒绝了。
 
  作为公司由低层次加工厂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并“走出去”的重要一步,联诚倾尽全力。非金属叶轮、高速高效风机、降噪轻量化风机……联诚集团攻克了一项项关键技术,完全掌握了风机结构仿真和流体仿真技术,自主研发的高效轴向离心风机,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低噪音、轻量化等特点。“当时MIREO项目仅为了降噪音,换了12版叶轮方案,做了整整1年的试验。”吴呈说。
 
  2017年,联诚集团拿下MIREO冷却系统订单并成为德国西门子MIREO平台冷却装置独家供应商。“从2018年交付至今,我们的冷却装置没出过任何系统问题,质量可靠。”吴呈说。
 
  “联诚品牌,值得信赖。”走到哪,西门子负责人都主动为联诚集团“背书”。
 
  主动出击,世界各地“开花”
 
  近年来,联诚集团建立并壮大了自己的技术创新团队,搭建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25个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通风冷却系统、减振器、铝合金结构件等主导产品成功在海内外市场打开销路,在国内平均市场占有率高达45%以上。
 
  有强大的创新实力作支撑,2023年,联诚集团将主动出击,“走出去”开拓新市场。
 
  目前,通过网上搜索、电话采访、同行了解,联诚集团针对日本、瑞士、法国等大客户展开深度调研,并有针对性地给对方发去合作请求。
 
  “瑞士企业第一次发来了询价函,期望跟我们开展合作。”吴呈欣喜地告诉记者,“待欧洲国家的签证办理开放,我们就会一一去实地拜访和考察,毕竟更深层次的合作都是在面对面地交流中促成的。”
 
  还有更多的“捷报”陆续传来。
 
  目前,日本一知名主机厂已接收了联诚集团试制的风机,待通过评审后便可批量生产;联诚集团的车体大部件首次走进美国市场,预计7月份即可在美洲大陆机车上露脸。
 
  将危机变转机
 
  随着病毒进入“乙类乙管”,众多民企重新踏上出国“抢订单”之路,外贸领域再现蓬勃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株洲民企凭着“耐得烦、霸得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海外闯出一条康庄大道。从小小的陶瓷杯碗,到耐磨耐用的硬质合金,再到轨道交通配套产品,每一个出口产品的背后,都浸湿着众多株洲民企人的汗水和智慧。
 
  如今,世界风云变幻,海外出口也面临全新难题。先是3年疫情,市场格局发生巨变,再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需疲弱、欧美通胀高企,居民购买力收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些都是民企在出口时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不过危机也是转机。在外需受抑制时,性价比高的中国商品岂不正是市场机遇?抓住这个时机“走出去”,赴境外参展、洽谈、交流,对外贸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对全市外贸稳定增长也有积极作用。
 
  民企船小好调头。于企业而言,要坚定信心,积极布局新产品,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在深耕原有市场的同时,勇于开拓新兴市场。于政府而言,加快部署经济复苏,精准推出系列支持外贸增长的政策,鼓励企业组团出海方是正途。
 
  原标题: 株洲企业外贸“春耕图”

热门评论

上一篇:湖南省关于做好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征集2023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