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突破!新型人工影响天气遥感探测无人机系统首飞成功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2022/8/23 15:33:40
45936
导读:近日,我国首款中空大载量长航时人工影响天气遥感探测作业无人机系统在陕西蒲城机场首飞试验任务圆满成功。该装备探测系统具有实时精细探测、智能分析研判、精准催化作业、科学效果评估等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传感器、自动控制、信息通信、卫星导航等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作为国家空天领域科技的重要发展力量之一的遥感无人机,在各行各业也得到广泛应用,如环境监测、工程测绘、地质勘察,应急救援、智慧农业等。
 
  近日,我国首款中空大载量长航时人工影响天气遥感探测作业无人机系统在陕西蒲城机场首飞试验任务圆满成功。该型无人机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04所、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知一航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具有大载荷、长航时、运维成本低、安全性高、部署展开快等特点。
 
  该装备探测系统具有实时精细探测、智能分析研判、精准催化作业、科学效果评估等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面向工程化应用的空基人工影响天气多维、多要素无人机遥感探测作业技术与手段建设已取得新的重要性突破。
 
  无人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航空遥感平台集成技术、传感器自动控制技术、遥感数据实时采集与下行技术、遥感数据地面接收与处理技术等。在工程测绘、智慧农业、气象监测等领域应用有着一定的优势。
 
  在工程测绘领域
 
  在工程测绘测量中,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对待测量区域进行多方位勘测,满足工程建设的各种信息数据需求,有效提高监测效率及测量质量。还可以实现对工程进行三维立体监测,实现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提升测量数据的直观性。同时,无人机遥感技术还可以使图像分辨率更加清晰,对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智慧农业领域
 
  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智慧农业的重要基础手段。有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可有效监测水稻含水量,可为农田精准灌溉、田间管理决策提供创新思路。同时,利用数字低空遥感技术,可有效解决卫星地图更新滞后、影像不清晰、数据偏差大等问题,进一步准确掌握农业投保地块的地理信息、投保标的的生长状态,提升承保理赔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实现对土壤、水及其他生态环境进行测量监测,有助于农民更加了解水土的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气象监测领域
 
  气象瞬息万变,“十四五”期间,我国对气象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卫星遥感能力建设也成为重中之重。在2021年12月出台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也指出,要发展卫星、无人机、地面等遥感协同监测能力,构建多圈层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提升生态气象观测数据应用水平。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气象监测领域有着敏锐的“嗅觉”。可对自然环境和天气状况进行剖析,预知未来几日的温度、湿度及紫外线情况等。还可以长期监测某地域内的空气污染情况,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的发展进程在逐渐加快,尤其是目前在轨的卫星传感器感测的电磁波段涵盖了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等波段,为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接下来,将推进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创新及探索,把我国无人机技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技术。

热门评论

上一篇:如何正确的使用纸色谱法分析样品

下一篇: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如何推动增长?7个示例来解答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