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云戏剧”赢得“满堂彩”薪火相承演绎经典魅力

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
2020/5/9 11:17:34
58703
导读:以书法、绘画、弹词、围棋等为代表的文艺形态,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点亮文艺传承的火把,并让戏曲、评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净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已经成为了有识之士的人生追求。
  京剧、越剧、昆曲、黄梅戏,你对其中的哪一种比较熟悉?
 
  对于自身的戏迷来说,静心品茗、安心听曲,可别提有多快活了。在文艺形态丰富多样、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下,人们走近和了解文艺课题的渠道更加多元,文艺对于人们心灵的滋养作用也愈加明显。与此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对传统文艺事业的进步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国的电影院、歌剧院等尚为被允许复工,一些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也暂缓了上映的步伐,推迟或者取消了档期。此时,基于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平台和稳定便捷的通信技术,云直播火热登场,即使远在千里之外观众也可以收听收看到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近日,山西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停工不停演,通过开设云课堂、直播演出等方式,进行戏剧教学,普及传统文化,让广大戏迷过足了戏瘾。从覆盖面上来看,云直播演出的方式,也让晋剧、上党梆子等山西地方戏曲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让全国热爱戏曲的观众朋友们大饱眼福。
 
  其实,当戏曲传播媒介发生改变,戏曲艺术的表演、剧场和观众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与传统方式所不同的是,表演者与观赏者虽然没有同时处在某一地点,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语音文字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如今,国内多家院团已开设“剧场重启后的戏单您来定”的服务项目,这样一来就可以成功结合线上线下优势,既能调动观赏者的参与意识,又能为剧院合理安排表演剧目提供充足的时间。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观戏与学戏不再遥不可及。从抖音到微博,弹幕一开,便是天涯比邻。“云端”赏戏,相当于让观赏者走进了空间广阔的网络大戏院,人人都可C位就座,既听得清楚又看得明白,边赏边评,十分畅快。
 
  认为学习戏剧很难的同学,通过“云课堂”了找到了学习戏剧的新方式。“云学戏”实现名师“一对一”教学及旁听模式,屏幕前的票友或小白就跟远在他乡的专业人士成为了师生。同时,将所学戏剧课程云存储到电脑或者手机里,票友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视频,学习戏剧知识了,这也是云技术所具有的一大好处。
 
  戏曲在“云”上大放光彩、展现魅力,从一个侧面佐证了现代科技助推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升级的观点。“云”直播这种新奇有趣的方式,不仅吸引着广大老戏迷收听收看传统的喜剧作品,也让众多年轻的朋友们了解戏剧、传播戏剧、学习戏剧,这对于传统戏剧的传承和保护大有助益。
 
  随着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前沿技术正在中国文娱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B站、快手、斗鱼、虎牙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已经在大胆探索文化娱乐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
 
  除了企业之外,戏剧表演大师们也纷纷参与到云直播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戏剧表演家们在进行云直播时,既要接地气更要守正气,不能因为追求点击量久盲目迎合观众需求,不能娱乐过头。守住这条底线,戏剧云直播才能更加符合行业规范,更加具有传播价值。
 
  “文化大餐”的烹制,不能只是徒有绚丽的形式而是需要有丰富、充实、深刻的内容作为支撑。如果通过一部文艺作品能够让人们多知晓一点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感知古今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差异,也不失为一种进步和突破。
 
  戏曲唱念做打,是写意的,有杯无酒,有鞭无马。想来戏剧的意境,应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通过“云直播”、“云课堂”等方式,传统戏剧再现活力,并正以优美的唱腔、华美的服饰、精到的动作赢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欢迎。“云戏剧”的未来,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热门评论

上一篇:水下机器人崭露头角 或借“新基建”东风加速发展

下一篇:2000亿市场在望!5G与智慧农业“你侬我侬”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