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飞行汽车迎来“下半场”这两大商用场景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2018/11/24 16:03:21
60277
导读:飞行汽车商业化正不断提速。多国政府以及许多业内企业,纷纷提出要加快推动飞行汽车落地,或是已经公布上市量产计划。预期,客运与医疗运输将成为飞行汽车重要商用场景。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飞行汽车商业化正不断提速。多国政府以及许多业内企业,纷纷提出要加快推动飞行汽车落地,或是已经公布上市量产计划。预期,客运与医疗运输将成为飞行汽车重要商用场景。

飞行汽车迎来“下半场” 这两大商用场景值得期待
 
  曾经,飞行汽车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而现在却成为现实。此前,吉利旗下的Terrafugia宣布首款飞行汽车产品开放预订,预计将于2019年上市;日前,日本政府也发布消息称,将加快飞行汽车发展,将在2019年展开试飞工作。一时之间,飞行汽车热潮再度升温。
 
  虽然飞行汽车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业内专家表示,这一科技新品要想全面走向市场,实现规模化商用,还需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不过,飞行汽车的应用,对于交通领域的影响是重大的,我国应当跟紧形势,积极进行布局,避免在未来丧失话语权。
 
  中外“玩家”争相“下注”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领域掀起了变革序幕。除了电动化之外,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无人化趋势也日渐凸显,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飞行汽车等成为受关注的新兴科技产业。着眼于飞行汽车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少科技企业、飞机制造商、汽车制造商以及初创公司等纷纷在这一领域加强布局。
 
  国外方面,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成立新部门Boeing NeXt,进一步开拓飞行汽车市场;Uber与多国政府达成合作,不断推动商业化落地;斯洛伐克Aeromobil公司于2017年推出第四代飞行汽车,并于2018年实现量产;荷兰PAL-V公司也在2018年3月推出了量产版飞行汽车,并接受预订。此外,空客研发的电动飞行汽车也完成了悬停飞行测试。
 
  国内方面,2017年9月,互联网巨头腾讯领投了德国飞行汽车初创公司Lillium的新一轮融资,金额达到9000万美元;2017年11月,吉利集团正式宣布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并在美国开启预售。从上述企业的动作来看,接下来两年飞行汽车将迎来发展加速期。
 
  优势与不足依然共存
 
  许多人认为,飞行汽车将成为未来交通体系中的主角。首先,飞行汽车拥有陆空两栖属性,既能够在地面道路行驶,也能够在天空中飞行,满足了交通环境变化与任务条件差异下的不同需求;其次,在切换为飞行状态后,飞行汽车的速度要远高于普通汽车,通勤、运输效率更高;再次,飞行汽车的应用能够极大缓解道路拥堵现状,减轻地面交通压力。
 
  当然,现阶段飞行汽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飞行汽车需要满足汽车与飞行器两大属性特点,在设计上难度较大,很多产品都有所偏向,或更类似于无人机,或更倾向于小型飞机;另一方面,飞行汽车主要在低空飞行,安全问题以及噪音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不然会导致扰民或是引发安全隐患。
 
  另外,一般人想要驾驶飞行汽车,必须学会两项驾驶技能,并同时考取飞行驾照与汽车驾照。在低空空域管控仍然较为严格的我国,飞行汽车要想上天还需要提前申请飞行许可,这也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医疗运输与客运或成主要商用场景
 
  与自动驾驶汽车类似,飞行汽车在上市早期,价格必定较为高昂,一般的个人消费者难以承担,因此其主要的商用场景也将聚焦在出行领域。而在出行领域中,医疗运输与客运两大场景值得关注。
 
  实际上,客运也是自动驾驶汽车的首要商用场景。近年来,随着共享出行、网约车市场的不断成熟,人们的出行方式与习惯迎来了重大转变。未来,飞行汽车完全可以化身为飞行出租车,承担起省内或邻省范围的中短途客运服务,成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与此同时,飞行汽车在医疗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可观。眼下,空中医疗运输一般以直升机为主,而我国目前医疗直升机普及度还非常低,例如在浙江杭州,仅有的几家医院拥有直升机停机坪。
 
  因此,考虑到医疗直升机的普及率、医院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以及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发展应用于医疗运输领域的飞行汽车将能够带来多重利好。一是飞行汽车的投入应用,能够弥补医疗直升机数量的不足,而且两者的价格、性能没有太大差异;二是飞行汽车能够在公路上行驶,无需医院建设专业停机坪等基础设施。综合来看,飞行汽车的市场潜力非常可观。

热门评论

上一篇:机器人带动财务新升级 财会人需这么做才能与时俱进

下一篇:政策与市场“齐飞” 人工智能有望破解医疗难题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