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物流自动化成共识配送机器人商用进程加速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2017/12/5 10:00:20
28473
导读:物流、电商企业开始加速推进物流自动化发展,大力投入配送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产品研发。如今,配送机器人已经开始走向商用,未来一旦法律监管上再获突破,有望迎来快速普及。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由于“机器换人”渐成主流,“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待解,不少物流、电商企业也开始加速推进物流自动化发展,大力投入配送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产品研发。如今,配送机器人已经开始走向商用,未来一旦法律监管上再获突破,有望迎来快速普及。

物流自动化成共识 配送机器人商用进程加速
 
  解决配送“后一公里”难题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加速自动化、智能化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由于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的配送已经完全跟不上电子商务等的爆发性普及,配送机器人正加速走向商用。
 
  机器人成物流自动化“主角”
 
  中国的双11电商活动是世界少有的购物盛宴,活动期间或有超过15亿件包裹在全国范围内运送。出于巨大的配送压力,中国的主要快递企业如顺丰速运、百世快递和中通快递等已经开始试验机器人和自动分拣作业。
 
  当然,物流自动化变革并非中国独有。自2014年起,美国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就已经在仓库中安排了数以千计的机器人,以帮助削减运营成本和缩短投递时间。不过,中国快递业的高管们称,随着以更快的速度利用并开发这些技术,他们将实现对亚马逊的后来居上。
 
  如今,中国各大企业都在加快发展配送机器人和无人机。以电商巨头京东和物流巨头顺丰领衔的一批企业正在投资无人机计划,希望可以通过无人机实现“后一公里”投资,以服务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更多的企业则在发展各类物流机器人,以加快推进物流自动化,缓解日益上涨的分拣、配送压力。
 
  配送机器人走向现实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需求的推动,配送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现实。今年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完成首单配送任务,预计下半年在高校大规模推广。而临近“双11”时,京东再次展示了升级的配送机器人3.0版本。
 
  “双11”过后,菜鸟网络的快递机器人也开始测试了,近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亮相。 这个机器人名叫“基普拉斯”,是一款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机器人,只要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开柜提取快递。它一次能装载20个左右的包裹,形同一个可移动的自提柜。
 
  目前,该机器人还在测试阶段。菜鸟网络相关负责人介绍,“基普拉斯”可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学生消费和活动规律,提前将包裹送到学生宿舍楼下,还能实现在学校内的自主驾驶、巡游。
 
  此外,线上外卖平台“饿了么”也推出了用于送餐的配送机器人。据了解,“饿了么”从10月份开始在上海等几个地方开始投入配送机器人进行试运营,目前每个机器人一天能配送20单左右。该平台负责开发的技术总监表示,引进配送机器人是为了提高配送的人力成本效率。今后还打算增加投放数量。
 
  法律监管成发展关键因素
 
  虽然物流自动化发展十分迅速,配送机器人也开始走上“岗位”,但是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以及对于新事物的审慎态度,法律上方面并未作出及时调整,目前的监管相对来说也较为严格。
 
  因此,为了推进配送机器人等“无人化”产品的商用进程,需要各地政府与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也需要国家在法律上持续完善,以适应如今的科技发展形势。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如今已经相继出台了多部支持、引导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并逐步推动落地,释放了巨大的利好。
 
  随着配送机器人等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产品的加速应用,物流等企业有望不断改善经营效率,扩大盈利空间,推进行业的信息化之路。同时,这也将为我国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动力。

热门评论

上一篇:制造业“机器换人”需求旺盛 装备自动化势在必行

下一篇:2017年智能制造大事记之德国篇(二)

相关新闻

<